人們都知道互助的酒香飄天下,可是,近幾年,互助的豬也以其品質優良而聲名鵲起。而在互助豬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八眉豬。八眉豬這個“官名”的由來與它們的長相有關,因額頭有細而淺的“倒八字”皺紋而得名。可是,當地的農民更愿意稱它為大耳朵豬。
互助土族自治縣養殖的八眉豬出名了!
11月16日,一個陽光暖和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八眉豬的“老家”??青海省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走進場內,看見師傅們正在忙著為它們蓋“新房”。放眼望去,豬舍整齊劃一,壯觀美麗,潔白的保溫墻上搭著透明的塑料窗,陽光透過塑料窗直射到溫棚內。豬仔三五成群或一起玩耍,或懶洋洋地沐浴著冬日的陽光。在場內我們看到,根據類別不同,八眉豬的豬舍分為產仔舍、保育舍、公豬舍等。八眉豬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與它的獨特性、唯一性和稀有性分不開。
八眉豬“官名”的由來與它們的長相有關,因額頭有細而淺的“倒八字”皺紋而得名。可是,當地的農民更愿意稱它為大耳朵豬。互助八眉豬屬華北豬種,主要產于我省東部湟水流域的互助、湟中等地,也是青海省唯一的地方豬種。八眉豬品種是在青藏高原特定環境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遺傳性狀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諸多優良特性。
八眉豬到今天并沒有退化,與它的老家??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自1951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對八眉豬的研究、利用和保護。豬肉價格時漲時跌。上世紀末,仔豬價格一度下降到每頭三四元左右。幸運的是,在互助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八眉豬這一具有青海地理標志產品的豬種并沒消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地方品牌意識的增強,對八眉豬品牌的保護逐漸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當時,作為八眉豬的主要原產地??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也開始整理、搜集和挖掘八眉豬豬種。起初,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共搜集到53頭原八眉豬品種,通過不斷繁育,八眉豬數量急劇增加,到上世紀末達到了一百多頭,這為八眉豬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負責人喬有成說:“自2000年以來,本著保用結合,以代保用,以用促保的原則,在不斷擴充八眉豬血統,擴大八眉豬原種數量的同時,我們引進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等國外優良品種進行雜交利用,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青海互助八眉豬。”
2009年,成功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互助八眉豬更加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在互助縣東大街附近,有一家專門經營八眉豬系列肉的餐館。餐館的老板說,從十幾年前開始,他一直經營八眉豬系列肉,由于八眉豬的肉質、味道與外地產的豬肉有著本質的區別,他的生意一直不錯。自八眉豬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后,有好多西寧市民駕車到他餐館,專門品嘗地道的八眉豬系列豬肉。
針對市場的巨大需求。近年來,互助畜牧部門有計劃地引進和培育優良品種。陽光種豬養殖有限公司是互助縣新引進的一家專門培育、繁殖八眉豬的企業。在陽光種豬養殖有限公司,我們看到從比利時引進的一千多斤的斯格豬與互助八眉豬產下了豬寶寶。這些豬寶寶的體格、外表與它們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有著明顯的區別。為了讓豬寶寶盡快地成長,工作人員為它們準備了花皮球,可是,這些豬寶寶似乎都有戀母情結,對花皮球一直不感興趣。當天,害怕驚擾“豬爸爸”,我們沒有看到豬寶寶大身材的“老外爸爸”。
“到了威遠鎮不喝青稞酒,你不了解土族人民的好客;到了威遠鎮不嘗互八眉豬,你白走了一趟互助。”對于好客的互助人來說,招待親朋好友,酒席中不會缺少醇香的青稞美酒和八眉豬肉。
隨著八眉豬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日益增加,互助縣以八眉豬原種育繁場為龍頭,在塘川、威遠、臺子等生豬養殖條件較好的鄉鎮建成87個村4570戶良種仔豬繁育產業帶;以八眉豬產業為重點,在塘川、威遠、臺子、東溝等鄉鎮建成248個村2.85萬戶高原瘦肉型生豬產業帶。到今年10月底,互助縣已建成萬頭豬場6個、千頭豬場14個、百頭豬場和小區89個,規模養豬戶達7515戶,豬存欄達41.34萬頭,生豬飼養量占海東地區生豬飼養量的40%以上,占西寧生豬飼養量的30%,改變了以往互助縣從甘肅引進生豬肉的局面。
與此同時,互助縣充分利用八眉豬在地域商標申報、產地認證、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志認證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憑借八眉豬肉脂肪含量高、口感好等特點,今年9月,互助八眉豬肉在西寧定點銷售。目前,互助八眉豬肉銷售連鎖店已經在西寧市區、互助縣城發展到15家。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有利地促進了當地畜牧業向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增加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