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塔爾:是世界上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種,現有產奶量高、乳質好、生長發育快、肉用性能好、適應性強和遺傳性能穩定等特點。目前,世界各國都爭先發展,現在全世界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品種。吉林省伊通縣通順種畜場是西門塔爾的繁育基地和原種場。該場是國家級重點種畜場。早在七十年代就引進德系西門塔爾牛進行純種繁育和級進雜交改良濱洲牛。推廣到全國各地,為推廣和繁改提供了充足的種源。
隨著乳業的開發,牛肉的出口,國際市場對高質量牛肉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西門塔爾牛養殖業的發展,西門塔爾牛在國內外市場上火爆走紅,養西門塔爾牛有個大發展趨勢,該場的西門塔爾牛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遠銷遼寧、黑龍江、新疆、山東等二十幾個省市,發展較快,已經改良到3---4代,雜交效果十分明顯,體貌漸趨一致,雜交后表現較高的生產性能,增重快,適應農村放牧、舍飼、半山區飼養。特別是近年在農戶家栓養喂玉米秸、稻草、農業副產物,飼養成本低,出售供不應求,效益高,成為飼養戶的發家致富的好品種。現將西門塔爾牛簡介如下:
西門塔爾牛(公、黃白花、白頭)
西門塔爾牛(公、黑色)
一、體形外貌:體型為深寬高大。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肌肉發達,后軀肌肉豐滿,花片均為黃(紅)白花,四肢頭尾均為白色,有六白牛之稱。額寬眼大,嘴寬大,頭頸結合良好,頸下垂發達,肩背腰平直,粗壯結實,角大小適中,乳房前伸后展良好。乳頭分布均勻,乳靜脈明顯發達。
二、適應性:適應于四季放牧,對草選擇性差,進食快,抗病性強,冬季耐寒,夏季耐熱。舍飼以玉米秸、稻草、農業副產物為主,補飼年投理以玉米為主,玉米750公斤,占65%,豆餅占20%,其它占15%。善游走,春夏放牧,秋冬溜茬。
經引種單位或個人反饋回來的信息可知,該牛以適應性強,耐粗飼,易管理,飼料報高。西門塔爾牛的平均日產奶量達45斤以上,乳質4、0%以上,深受廣大養牛戶的喜愛。西門塔爾母牛的特一級比例占85%以上,特一級六月齡公犢195kg,十八月齡公牛體重540kg以上,特一級母犢體重175kg,十八月齡的母牛犢體重達400kg以上。十八月齡或二十四月齡的公牛強度育肥,平均日增重1.1--1.2kg,母牛為0.8---1.0kg。強度育肥牛的屠宰率可達60%以上,凈肉率為50%以上,西門塔爾牛的主要生理性能為產奶,其次是肉用,我場培育的西門塔爾牛,305天平均產奶量為4500kg以上,產奶量最高的牛是940028號,305天產奶量高達8700kg,乳脂率4.0%以上。
西門塔爾牛原產瑞士西部阿爾卑斯山區,因“西門”山谷而得名,原為役用品種,因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過長期選育,形成了乳肉兼用牛種。自 20 世紀 60 年代末引入北美后,被育成肉用品種,豐富了遺傳特性,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 體型外貌
西門塔爾牛額部較寬,公牛角平出,母牛角多數向外上方伸曲。體軀碩長,肋骨開張,胸部寬深,四肢粗壯,大腿肌肉豐滿,乳房發達。毛色多為紅白花、黃白花,肩部和腰部油條壯大片白毛;頭白色,前胸、腹下,四肢下部為白色。成年公牛體重 1000~1300 千克 ,母牛 600~ 800 千克 。
• 生產性能
西門塔爾牛具有很高的產奶量。雖然西門塔爾牛的產奶量尚低于專用的乳用牛種,四胎以上母牛產奶量 5274 千克 ,乳脂率 4.12% ,乳蛋白率 3.28% 。但產肉性能遠遠高于奶牛,在肉牛雜交體系中,通常被作為“外祖父”角色生產優質牛肉。
• 繁殖性能
西門塔爾牛常年發情,發情持續期 20~36 小時,一般的情期受胎率在 69% 以上,妊娠期 284 天。種公牛的精液射出量都比較大, 5~7 歲的壯年種畜每次射精量在 5.2~6.2 毫升之間,鮮精活力 0.60 左右,平均密度 11.1 左右,冷凍后活力保持在 0.34~0.36 之間。西門塔爾種公牛每年能生產 11000 毫升左右的精液、是產量比較大的牛種,對改良黃牛十分有利。
在中國西門塔爾牛已具備自我供種能力,繁育西門塔爾牛較早的省區都能提供種畜或冷凍精液。著名的種畜場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種畜場、吉林省查干花種畜場、遼寧省阜新市種牛場、內蒙古自治區高林屯種牛場、內蒙古自治區嘎達蘇種牛場、四川省陽坪種牛場、新疆呼圖壁種牛場。能提供冷凍精液的單位有:黑龍江省哈爾濱家畜繁育指導站、吉林省白城子地區冷凍精液站、遼寧省沈陽家畜繁育指導站、內蒙古通遼家畜繁育指導站、河北省石家莊家畜冷凍精液站、河北省承德市家畜冷凍精液站、山西省家畜冷凍精液站、陜西涇陽縣永樂店省家畜改良站、河南省洛陽白馬寺種公牛站、甘肅武威省冷凍精液站、四川省成都家畜冷凍精液中心站、四川省綿陽市家畜冷凍精液站、銀川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家畜改良站、西寧市青海省家畜冷凍精液站、河南省鄭州畜禽改良站、烏魯木齊市新疆畜禽繁育改良總站、濟南市槐村街省畜牧獸醫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