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改”對于廣大養殖戶來說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
俗話說得好“養蝦先養水、養水先養底”,底質調控是整個養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
一、為什么要進行底質調控
小龍蝦是底棲動物,我們的龍蝦是生活在底部的,底部是賴以生存的場所!所以底質的好壞對于龍蝦的養殖至關重要!
隨著我們高密度的養殖過后,我們池塘的底部就像是人類生活中的“垃圾桶”一樣,什么都在裝,藻類死亡、浮游動物死亡沉入底部,餐餌糞便、野雜魚尸體、藥物殘渣、水中雜質、外源水的有機物等等最終的結果都是裝進底部這個“回收站”,而我們小龍蝦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就像我們人類生活在垃圾桶里,你覺得他會長得很好嗎?所以會有專門的清潔工人幫助清理,才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美好,更加舒適的生活!
同時,底質是萬惡之首,如底質差,耗氧物質多,易發生缺氧等,再如,底質差,有機雜質多,有害細菌容易大量滋生等!
【一個池塘的底部淤泥是主要的耗氧源,占據整個養殖塘耗氧量的百分之70以上】
所以,底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
二、底改產品的三種類型
1、化學性
這類產品是在市面上應該來說是非常常見的。應該來說,市面上買的底改產品基本上都是屬于化學性的,常見的底改有:過硫酸氫鉀、過氧化硫酸氫鉀復合鹽、季銨鹽、季磷鹽、四羥甲基、鹵素類、高鐵酸鉀、表面活性劑等等,市面上太多了,名字叫法也千奇百怪!除此之外,,但底改上面主要是在清塘工作上,平時使用只是用來消毒、補鈣和調水用!
通過高氧化還原電位,把大分子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機物,利于微生物分解,同時提高池塘底部氧化電位,減少還原性物質(毒素)的蓄積,釋放新生態氧,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加池塘溶氧,加速池塘物質循環,在悶熱陰雨等天氣可有效防控水產動物缺氧。
這類化學底改產品,在市面上有很大的吹捧作用,很多的廠家只會展示給你看這個底改產品的好處,說如何如何的好,如給你做實驗,怎么把黑泥臭泥變成黃白色泥土,或者用下去后第二天就看到水質變清一點的情況等等給你聽,從不講任何缺點。這些化學物質用多了,你覺得真的好嗎?成本你再去算一算吧,年底去看看塘口的淤泥是不是還是黑糊糊的,有沒有真正改善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關于化學性底改,有太多太多的需要研究他的好壞,謹慎使用!后面感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慢慢探討)
2、物理性
這類產品主要是一些絮凝劑、吸附劑及離子交換作用的底改。
這類產品屬于較早的一類底改,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簡單的吸附、絮凝作用,將水中有機碎屑、毒素吸附在一起,然后只是沉到池塘底部,沒有后續的分解,表面上好像水變清了!例如木炭類,明礬凈化水,它沒有從本質去改善一個水,而是通過對塘大量施加物質,達到吸收作用,凈化作用。
當天氣不穩定,喂料不足、龍蝦活動量增大等情況稍微產生,水體會很快又變渾濁,治標不治本!
代表產品:沸石粉、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明礬
3、生物性
這類底改市場上也很多,主要通過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底部形成優勢種群,強力分解底部有機物,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等營養物質,變廢為寶,供藻類和水草吸收生長,改善底部環境,同時擠壓有害菌的生存空間,抑制病菌滋生。
它是通過池塘的微生物,分解底部垃圾,轉化為其他物質。
代表: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看到這里,你可能看到了我沒說生物性底改的缺點!對,生物型底改確實也有缺點,不過卻是我們最提倡的底改方式!
生物性底改的唯一缺點是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溶氧,若池塘缺氧或天氣不好,建議不要使用,【短期耗氧,對一個塘口長期來說,是減少和降低耗氧源頭】總體說來,生物性底改的優勢大于物理和化學型!
之前我們一直在強調水質,水質中又在強調“藻”和“菌”,這里再一次提到了“菌”,可見水產中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
最后,說明一下,以上各種底改各有各的優缺點,我們提倡生態健康養殖,著重強調在養護上面,而不是去解決!沒有說只用生物性底改,其他的就不用了!只是希望大家少用,常去養護底質,而不是改底!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里有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