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青苔
青苔又稱青泥苔,是水產養殖池塘中絲狀藻類的總稱,包括水綿、雙星藻、轉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溫5度時開始繁殖生長,早期如毛發般附著在池底,顏色淺綠逐漸變為深綠。若天氣晴好,光照強,透明度高,水溫在10~15度時,青苔就會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時呈棉絮狀飄浮于水面,顏色呈黃綠色或黃色,手感滑膩,不易撈除,極易敗壞水質,往往在撈除之后其生長更為兇猛。對青苔的生死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在蝦蟹養殖過程中更好的利用青苔和更有效的防控青苔,從而把蝦蟹養好。
在十多年塘頭服務的過程中,經過對河蟹、小龍蝦池塘里有適量青苔和沒青苔養殖案例的跟蹤對比,發現養殖中后期池塘有部分青苔不是什么壞事,更不用大驚小怪,談苔色變。實際上,適量的青苔對小龍蝦與河蟹健康高效養殖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主要表現在養殖規格大、產量高、品質好、餌料系數及發病率低等。
二、青苔滋生或瘋長的主要原因
(1)冬季池塘存有積水沒有排干,未徹底進行清池和消毒,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旦水溫適宜就開始萌發;
(2)放苗時沒有提前施基肥,螺螄放養過多,致使水質過清,陽光直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就會很快地萌發生長;
(3)水源里有青苔,進水時不小心將青苔帶入池中導致青苔瘋狂生長;
(4)種植水草時夾雜的青苔帶入水體,導致青苔瘋狂生長。
三、青苔的作用
(1)增加溶氧,凈化水質;
(2)提供蝦蟹脫殼和棲息場所;
(3)能吸附和降解水體的有毒有害物質;
(4)給蝦蟹提供含大量的纖維素的餌料,增強腸道的代謝功能;
(5)高溫期可保護水草、控制藍藻爆發和降低水溫。
四、青苔的危害
(1)前期過多時嚴重影響水草和蝦蟹苗的生長;
(2)青苔前期過多時水瘦難肥;
(3)青苔過多時pH容易過高;
(4)過多時也會影響餌料的投喂和蝦蟹的攝食。
五、青苔暴發的預防與管控
1、防控原則:
3、4、5月:嚴控青苔的快速繁殖和暴發;
6、7、8、9月:運用生物控制法控制青苔的生長。
2、養殖前期青苔防控方法
預防:
前期防控青苔必須從清塘開始。通過生物與塘底壤改良的方法防控,既可改善生態環境,又可消除病原隱患。
(1)徹底清塘,曬塘后翻耕池底10~20公分暴曬10天左右,然后干撒生石灰,再加與翻耕土壤持平的水浸泡10天左右,這樣通過高溫強堿(強堿是暫時的,一星期左右即可恢復正常)殺死青苔、藍藻、蟲卵、病菌等孢子種原,再用黑靚或黑金神生物降解其死亡尸體,避免清塘后的二次污染。從根本上控制青苔以及病蟲害的爆發,為中后期養殖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2)放苗前使用六抗培藻膏+特力肥肥水,保持適當的透明度,可有效控制青苔的過度蔓延。否則,青苔過多容易對蟹苗、水草生長以及投料、蝦蟹攝食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控制:
(1)如果青苔漂浮在水體表面,可先使用黑靚或黑金神沿順風重點干撒于青苔表面,第二或第三天再用黑金神或黑靚+六抗培藻膏+特力肥化水潑灑即可;
(2)如果青苔依附在水草上,可先用黑靚發酵后撒葉面,再用六抗培藻膏+特力肥+活菌王即可;
(3)如果青苔生長在池塘底部,可使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干撒到青苔根部,再用黑金神+六抗培藻膏+粉劑活菌王或靈活100即可。
3、養殖中后期青苔的防控與管理
預防:
定期使用六抗培藻膏+乳酸寶或黑金神進行土壤改良,培藻培菌,水體透明度保持在50~60公分左右。
控制:
水草豐富時只需人工拉除食路上過多的青苔,方便投喂與蝦蟹攝食。若水體中缺乏水草或養殖密度較大時,則青苔不宜全部去除,池底留有適量青苔可替代水草的作用。
六、殺青苔的風險
目前,殺青苔藥橫行市場,禍害行業,坑農害農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一草死、水壞、蝦死、蟹亡。更有甚者,池底土壤中毒,導致草中毒死后,再次種草,草也不長。其殘留難解,潛伏期長,甚至于影響來年的生產。
再則,青苔藥物殺死青苔后,青苔死亡的尸體在塘底腐爛發臭,既耗氧,又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再加上殺青苔藥的殘毒,池塘環境是毒上加毒,毒素四溢,池塘因此而變成“毒塘”!養殖環境在劫難逃,而對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水產動物們,更是劫難重重!
蝦蟹蛻殼難,硬殼也難,蛻殼不遂死亡,肝胰臟腸胃中毒壞死,從而失去免疫抗病力,小龍蝦與河蟹進入高溫季節發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比如,近年流行的河蟹“水癟子”病與小龍蝦的紅體白斑病等,這都與“殺青苔藥”難脫干系。
總之,在小龍蝦與河蟹的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對青苔的作用與危害有比較清醒的認識,防控青苔危害一定要采取養護與改良措施,空塘、曬塘、翻耕池底土壤,優化消毒用藥(生石灰、漂白粉)與方法,做到清塘徹底,消除隱患。千萬不可動輒萌發“謀殺”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