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龍蝦養殖面積越來越大,小龍蝦的高效養殖技術成為養殖戶關注的問題。筆者在此總結了精養小龍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都是一線實戰經驗的總結。按我說的來操作,小龍蝦是基本不會發病的,我養小龍蝦基本上不用殺蟲藥,就是每月用兩三次殺菌的藥物,用得最多的是改良池塘環境的調水產品,我養的小龍蝦一般比市面上同規格的蝦高1~2元。
1.地形選擇很重要,要求開闊平坦四周無遮擋物。用水用電方便,路至少是石子鋪的。
2.以30~50畝為例,環溝必須達到8米寬、1~1.5米深,呈倒梯形,上口8米、底部4米,并預埋出水管,塘埂至少要有2米高、2.5米寬,并用挖機來回軋實。防逃網至少50厘米高。
3.大水清塘,按田面算至少1.5米水深,清塘藥物最好是生石灰塊灰和含氯量超過30%的漂白粉,生石灰用量700斤/畝,漂白粉用量50斤/畝。生石灰15天之后栽草,漂白粉7天之后栽草。
4.進水管必須套80目、8米長的過濾網,排水有專門的設備(具體不說了),其目的是為了防野雜魚。
5.養蝦最好用伊樂藻,伊樂藻好管理,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耐高溫,所以精養塘必須配一臺割草機。栽伊樂藻的地方只保持20厘米水深,按5米×4米的行間距來操作(就是不要像插秧那樣,把草扒開平鋪就行,能鋪多大就多大)。不要讓伊樂藻長出水面,一出水面就要開花,一開花就老了,老了離翻蔸就不遠了,老塘伊樂藻3月初就要用割草機割,新塘一般4月底就要打頭。伊樂藻是低溫草不喜高溫,目前塘口平均水位不超過40厘米,草也長不長,但是一定不要讓草長出水面,快要露頭就割,始終把草控制在水下面。當氣溫超過32℃有7天時,一次性把水加到1米深,甚至1.2米深,這樣底層水溫就不是很高,伊樂藻就可以多熬一段時間,這就是我為什么要求田面必須能夠蓄水1.5米深的原因,就是怕遇見極端天氣。比如2016年,洪水過后氣溫就非常高,晚上20:30左右,不管是螃蟹還是小龍蝦集體出來乘涼,養殖戶都反映捕不到蝦,但是可以撿蝦,我們自己就是每天21:00出來撿兩小時蝦。
6.一般不超過30天就可以進苗,進苗前2小時滿塘潑灑Vc作抗應激處理,一般每畝進苗7000尾左右。
7.養蝦肥水很重要,要經常性肥水,低溫用氨基酸肥,水溫高了晴天就用生物肥,這里的肥指的可不是種農作物用的化肥,最多氣溫低的時候混合點復合肥15斤/畝。
8.料臺放在塘口里,千萬不要抓一把放在上面那是永遠吃不完的,就像平時灑飼料一樣灑在料臺上面,第二天早上六點觀察料臺上的飼料有沒有吃完。
9.我的調水改水產品用量順序依次是,改底的、肥水的、補鈣的、殺菌的,平時做好這些就不用殺蟲。
10.特別說明一下用輪葉黑藻養蝦的壞處,輪葉黑藻易生蟲。每月至少殺蟲3次,多的時候達到6次,經常性殺蟲對小蝦苗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人很難把輪葉黑藻養起來,蟲愛吃、蝦子愛夾,如果不注意一塘草3天左右就可義被蟲吃掉。
11.浮萍多了肯定有問題,不過我不會讓它多起來,有就撈,特別是起大風的時候,浮萍全部被風吹到塘邊,這樣方便撈取。
12.養蝦的水位很重要,過年到5月中旬之前30~40厘米深的水就行了,水淺溫度高蝦子采食量大、長得快,可以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