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鰲鰲蝦又名澳洲淡水小龍蝦, 原產于澳大利亞。我國20世紀90年代引進, 現已在廣東、海南、四川、重慶、福建、江西等省市掀起養殖熱潮,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紅鰲鰲蝦有如下特點:一是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可達500克;二是營養豐富,肉質滑嫩、香甜、爽口;三是觀賞價值高,蝦體褐綠,外側頂端有一膜質鮮紅帶,美麗好看;四是適宜長途運愉,離開水體15天不會死亡;五是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飼料,也吃植物性飼料以及人工配合飼料;六是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的氣候環境,水溫5~35℃均能生存;七是生長快、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當年放養當年收獲。現將紅鰲鰲蝦苗種繁育介紹如下。
1 苗種繁育
1.1 親蝦選留
選留親蝦一般在上年9~10月或當年3~4月,蝦齡10月齡以上, 體重100~150克, 體形標準,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生命力強,雌雄比例為2:1。
1.2 親蝦的投放
紅鰲鰲蝦人工繁殖池面積以2~3畝為宜,水深0.8~ 1米,埂寬1.5米以上,池埂上建好防逃設施,池內安裝進、排水管道。親蝦投放前,將池進行常規消毒,每畝施300千克發酵腐爛后的秸桿或野草。池內設置網片、楊樹根須和竹筒,為親蝦棲息、蛻殼和穩蔽提供場所。每畝投放親蝦100千克。
1.3 親蝦培育
親蝦放養后要加強飼養管理,3月份水溫達10℃以上以投喂螺蚌肉、畜禽屠宰場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為主,并搭配鮮嫩水草、菜葉等。日投喂量3月為親蝦總體重的2~3%;4月、10月為蝦體重的4~5%,5~9月為蝦體重的6~8%。5~9月每月加換新水1~2次。
1.4 親蝦繁殖
4~5月,水溫達20℃ 時親蝦開始交配、產卵,一直持續到8月。受精卵的孵化和幼體生長發育均在雌蝦的腹部。繁殖池中大量出現稚蝦是在次年的3~4早,應及時采苗,進行蝦種培育。
1.5 蝦種培育
蝦種培育池面積1~2畝,水深0.5~1米,并建好防逃設施, 水泥池20~40㎡, 深0.6~0.8米。不論土池、水泥池均要求靠近水源, 注排水方便,進、出水用篩絹網過濾。蝦苗池放蝦苗前進行消毒, 施腐熟糞肥50千克每畝。土池內栽種水草,其面積占總面積的1/2 ,水泥池內應投放水草,并設置網片、竹筒等,以增加稚蝦的棲息、蛻殼和隱蔽場所。培育池每畝可投放0.8~1厘米的稚蝦10~12萬尾,投放時應避免陽光直曬,在晴天早晨進行。稚蝦放養后,應適時向培育池內追施肥料,培肥水質,為稚蝦提供充足的飼料。同時,還要及時投喂適口飼料。放養后第1周潑灑豆漿,每天3~5次。1周后改喂動物性飼料,輔以植物性飼料,早晚各投喂1次,投喂量根據天氣、水質和蝦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為蝦體重的10~15%。在稚蝦培育過程中每隔7~10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1/3,并定期潑灑石灰水,增加鈣質,改善水質。稚蝦經1個月的強化培育,可達3~5厘米,即可進行成蝦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