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龍蝦為夜行性甲殼動物,白天躲藏,夜晚出來攝食和活動。生產操作及觀察基本都在晚上進行,如果白天能看到大量的蝦或晚上有大量的蝦在水面上,這都是小龍蝦患病或生態環境不良而引起的現象。
上草癥、上岸癥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癥狀,一是上草不下水,二是上岸不下水。上草不下水是指小龍蝦爬上池中栽種的水草頂部而不入水中;上岸不下水是指小龍蝦爬上池塘岸邊而不下水。
【病因】該病多因天氣突變、水質不良尤其是底質不良如水草大量腐爛、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如亞硝酸氮等含量過高、養殖水體缺氧及藥物殘毒等引起,有時因長途運輸入池后的小龍蝦也因應激而發生。本癥狀多發生在5-7月,多數情況下水體中溶氧不足尤其是底部的溶氧不足相關。
【主要癥狀】當養殖環境惡化多表現為小龍蝦的上草不下水(圖1),即養殖的小龍蝦爬在水草上不下水;但如養殖環境惡化嚴重則多表現為上岸不下水(圖2、3),即小龍蝦爬上池堤邊而不下水。病情較輕時小龍蝦多匍伏于水岸交接處,病情嚴重時小龍蝦多爬上池堤。
【防治措施】高溫養殖期防止水草腐爛及有毒有害物質的積累是預防的核心,應定期使用過氧化物消毒劑如“底立爽”或“水立爽”或微生態態制劑如“活力66”或“活力58”等改良水質;同時也要做好預防有毒有害物質積累的工作。
治療該病時應酌情對待:①因水草腐爛或缺氧引起的,首先全池潑灑“康樂”,然后再干撒“粒立氧”或“底立爽”,第二天再使用“活力66”或“雙效粒粒底改素”和磷酸氫鈣1-2次改良水質,防止復發。②因氨氮、亞硝酸氮等過高引起的,首先全池潑灑“氨凈”或“中博安”,第二天再使用“活力66”和磷酸氫鈣1-2次。③因藥物殘毒引起的,全池潑灑“水鮮”或“清爽”等。④因天氣變化引起的,全池潑灑“酶合電解多維”或“葡聚糖包膜維C”。⑤發生上草、上岸時不得使用任何顆粒性的強刺激性的藥物如強氯精、溴氯海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