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因其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鮮美,深受市場歡迎。湖北小龍蝦產量近年占到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加工出口量超過60%。稻田養蝦產量目前一般200-300斤|畝,精養池一般畝產300-500斤,最高1000斤。
養殖模式
有蝦稻輪作、共作,小龍蝦與名優魚類混養,小龍蝦與林間間作,小龍蝦與蓮藕混作,土池專養,湖汊養殖等,其中稻田養殖是湖北的重點。
投放種苗模式
1、春放。水深0.6—1米,放蝦時用3-5%的食鹽水泡3-5分鐘,畝投蝦1.5萬尾左右隔年苗。4月投苗,9月開始上市,每畝投放25公斤種苗(60-100尾/公斤)或50公斤種苗(30-50尾/公斤),飼養5個月,商品蝦一般每只30-40克,可計劃畝產500公斤。
2、夏放。畝放2萬尾左右。5-6月投種,10-11月上市,飼養4-5月,商品蝦一般每只35克左右,可計劃畝產400公斤。
3、盛夏投放。畝放2.5-3萬苗,7月份投苗,11月收獲或翌年4月上市,飼養3個月左右,商品蝦一般20-25克,可計劃畝產350-400公斤。
4、秋放。考慮越冬成活率,畝投4萬尾(多是人工苗),9月投放,飼養3-4個月,每只商品蝦一般為30克,上市時間為翌年6-7月,可計劃畝產450公斤。
5、種蝦放養。每年7-8月放親蝦,數量10-20公斤/畝,規格30-50克/尾,雌雄比例3∶1較為合理,可產人工繁殖幼蝦15萬尾左右。
龍蝦的主要特性
1、水質要求高。喜高氧性,溶氧要求4mg/L以上。蝦在2.5mg/L的溶氧時,攝食減少,1mg/L 時停食或將身體露出水面覓食。Ph值7.5-8.5,氨氮小于0,6,亞鹽為0.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
2、喜溫怕寒。最適水溫為25-32℃,水溫在低于20℃、高于33℃時攝食減半。
3、畏藥性。即藥肥中毒癥狀的處理。蝦對除蟲菊脂和擬除蟲菊脂、有機磷制劑、氨基甲酸甲脂類等非常靈敏。如敵殺死、速滅殺丁、氯氰菊脂、氟氰菊脂等抗藥能力極差。水體不宜放碳銨、氯化鉀、硫酸鉀,如果施用了,輕者中毒,重者全部死亡。中毒癥狀為:蝦上爬、吐泡沫、急躁不安。解毒措施:一是快速換水;二是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每立方水25-30g石灰(即1米水深每畝15-20公斤石灰)。三是或用應激解毒靈。
4、脫殼性。一生有25-32次脫殼,生命13-25個月。
5、喜食雜。喜食動物性飼料。最好用全價配合飼料,也可搭喂一些鮮活動物性飼料,如蚯蚓、螺絲、河蚌肉等。
四個生長階段
1、幼苗階段:以浮游生物、人工豆漿、發酵碳源等為食,個體5g以內。
2、旺食階段:采用商品飼料與青飼料相結合。個體在5-20g以內,一天投食2次,上午8-9時占30%的投喂量,下午6-7時占70%的量,日投餌量占蝦體重的8-12%,不低于5%。
3、硬殼階段:對鈣需求量大,石灰、骨粉、魚粉是增鈣的,還有大豆、蠶豆、豬血、鮮草要配合投喂。個體在20-30g,日投喂一次,日投餌量占體重8%左右。
4、打洞階段:個體在30g以上,打洞10cm直徑,水深可0.6-1米,日投食量占6%。
管理措施
1、經常換水。10-15天一次,每次15-20cm,30℃以上水溫,7天一次。
2、定期施生石灰。15-20天施一次,每立方水25-30g,要求PH值在7.5-8.5之間。如果ph值9以上,用發酵碳源2-3公斤|畝化水全池潑灑。
3、科學用肥,改良水質。水體透明度30-40cm,水體管理實行淺——深——淺的原則。早期肥水后期瘦水,早期用水立肥1-2公斤/畝,中期用漁肥精,少量多次。
4、防敵害。仔蝦及蝦脫殼期,防蛇、鼠、蛙、鯉魚、鲌類、才魚、黃鱔、小鳥等對蝦的危害。
5、及時清除殘餌。投食2小時后蝦吃完為宜。
6、改善棲息環境,種草面積一般為10-15%。
7、加強脫殼期管理,為防止同族危害,看見大批脫殼蝦,多投動物性餌料。
8、安靜環境,禁止下水操作。要建50cm高防逃網。
9、輪捕輪放,捕大留小。
防治蝦病
(1)預防為主,防重于治。每年從5至6月份開始,龍蝦大量死亡,用很多藥品去治療,效果仍然很差。根本原因,是龍蝦的傳播途徑—口口傳播,所以龍蝦一旦發病就非常的難治療。預防應該做好:管好草、勤改底、調好水、多補鈣、喂好料、常保健。
(2)蝦病目前表現很多,但治療方法基本相同。目前蝦病有軟殼病、爛殼病、黑鰓病、蝦瘟疫病、出血病、水腫病、腸炎病、弧菌病、白斑綜合癥等。處理方法:一是外用碘制劑殺菌(漁樂安1號),二是內服:腸炎的用氟苯尼考,其他的用漁菌敵加康肝寶加VC。三是改底:用漁樂豐的底克寧。小龍蝦的蟲害,只有纖毛蟲(聚縮蟲、鐘形蟲、單縮蟲、累枝蟲等)。治療方法:一是用纖蟲凈(硫酸鋅)全池潑灑。二是嚴重時纖蟲凈加適量的硫酸銅全池潑灑兩次,加改底一次。殺蟲后用碧水安解毒。
(3)蝦脫殼難的問題。一是在蝦脫殼的時候,飼料里面加魚、骨粉,與新鮮豆渣拌料投喂5-7天。二是平常飼料不能單一投喂,可與河蟹料輪流投喂,在飼料中添加脫殼素。三是用應激解毒靈全池潑灑。
(4)伊樂藻這種草不賴高溫,5月以后會大量上浮、死亡、腐爛,造成水質惡化。根據伊樂藻的生長特點,4月底5月初割一次草頭,防止該草長出水面。該草出現上浮時,每10天用底克寧潑灑一次。
(5)幾個主要問題的處理方法:
1.哪幾種水草好: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小米草。(幾種水草混合種植最好)
2.防病三要素:營養平衡、環境適宜、無病原菌。
3.青苔的處理方法:一是草木灰覆蓋,二是早期肥好水,三是青苔過多人工打撈。
4.渾水的處理方法:一是殺浮游動物,二是把水培肥,三是減少底層魚的密度,四是適量放養龍蝦的苗種數量,五是把餌料投足。
5.應激的處理方法:大風和暴雨前用碳源(每畝2-3kg)全池潑灑,大風和暴雨后用清涼解毒凈或應激解毒靈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