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大雨以后后,天氣是越來越熱,我們現在養殖最火熱的養殖品種——小龍蝦也迎來了生死考驗,記得去年小龍蝦發病是在7月21號,今年提前10多天就有這種現象,是什么原因呢?綜合今年的氣候狀況,現階段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近期部分池塘出現龍蝦在地籠中死亡的現象,起捕200多斤龍蝦,其中就有10斤左右的死蝦。原因在哪里?我們先來看看2016、2017年7月潛江天氣情況:
對比2016和2017年,潛江天氣可謂高開低走,大起大落,呈現典型的厄爾尼諾現象。2017年7月初溫度較低,單隨后一路走高,下降的次數不多;而2017年7月初最高氣溫高達23度,突然又會降到1-2度,而這種情況不斷反復。小龍蝦是否攝氏與氣溫關系重大,而攝食是否正常、營養是否充足直接決定它的體質好壞,進而影響小龍蝦的免疫能力。因此,今年出現龍蝦體質弱,蛻殼不遂,提早發病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2、華中(特別是潛江)主要是稻田養蝦,以前的稻谷樁和稻草都在池塘中,經過長期的浸泡,加上這段時間溫度的提升,稻草出現腐爛,發臭嚴重等問題,塘底有毒有害物質釋放,導致池塘缺氧,龍蝦出現趴邊、浮頭等,嚴重的池塘還出現死蝦。
3、現在很多池塘水位不夠,都在加水,很多沒有注意外源水水質指標(氨氮、亞鹽)是否超標,結果因為外源水有問題導致龍蝦死亡,損失嚴重。
4、病源防控不力。由于突變的天氣,預防特別是切斷病源的預防沒有做到位,不能及時消毒或采取措施,而這種天氣情況下病原菌的繁殖相對有益菌來說更加頑強,導致很多地方的蝦塘初現小病害。如果天氣狀況不允許我們進行常規消毒,只能利用一些抑菌效果好的底改(如強效底凈)或受天氣條件小的蛭弧菌(如弧菌天敵)進行預防。有數據顯示,今年早期有采取過此種措施的客戶,目前龍蝦狀況較好,弧菌檢測后基本未發現弧菌存在。
以上現象的是現階段我們現在池塘中很多問題的,即將進入5月,而5月是小龍蝦病害發生的高峰季,加上今年越發明顯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了降低養殖病害,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做針對性防控:
1、池塘水質不好的,建議適當的更換新水,外源水一定要好;
2、投食以大廠家飼料為主,添加黃豆,玉米等糧食,投喂階段加上保肝護但,增強體質的保健類產品。同時注意天氣變化前后減少應激,補充鈣質。
3、定期(7天左右)池塘改底、調水,出現問題的池塘根據病情來決定是否換水為主。
4、在池塘中一定種好并且管好水草,這有助于凈化池塘中的水質,以免出現不可彌補的損失。
厄爾尼諾屬于不可抗拒因素,但是我們也不是無事可做。一條蝦從活蹦亂跳到一命嗚呼,有很多的因素來影響,所以除了自然環境,我們可以從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體質的角度來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