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小龍蝦池塘養殖技術要點

    編輯:青衫煙雨  時間:2020-05-21   瀏覽:

      一、清塘消毒

      年底排干池水,挖除過多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凍、曬池塘整個冬季,直至表層泛白,以加速有機物的風華。開春后向池內注水80~100厘米,用生石灰、茶籽餅混合消毒,用量分別為50公斤/畝和25公斤/畝,以殺滅病菌、寄生蟲等敵害生物。

      二、營造生態環境

      待清塘藥效消失后向池內投施發酵、消毒好的畜禽糞肥,量為150~200公斤/畝,以培育浮游生物,為日后入池的小龍蝦苗種提供充足的生物餌料。施肥結束后,向池內移植伊樂藻、輪葉黑藻、茭白、蘆葦、水花生、水浮萍等復合型水草,使水草覆蓋率占養殖總面積的50%~60%,為小龍蝦提供植物餌料。

      三、苗種放養

      放養規格為2~3厘米,密度為6000~8000尾/畝,時間在3~4月份。選擇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放養蝦苗,同池同批次放養的蝦苗規格應一致。為了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資源,增加池塘生產力,每畝可搭配放養規格為100克∕尾鰱、鳙魚種200尾左右。苗種放養前需用3%~4%的食鹽溶液浸洗消毒5~10分鐘,以殺滅體表細菌及寄生蟲。

      四、水質調節

      每隔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厘米左右,保持池水清新;每隔20~30天換水1次,每次換掉20%~30%的老水,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每隔10~15天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公斤/畝,保持PH值在7.5~8.5;每隔20天左右使用1次水博士(主要成分:乳酸菌、芽孢桿菌、糞鏈球菌、EDTA、凈水劑),用量為200毫升/升,以改善老濃(藍綠、黑紅、鐵銹等)水質,增加透明度,改善水質和迅速吸附和降解池底的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改善底質;應適時開啟微孔增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五、餌料投喂

      幼蝦養殖階段以投喂粗蛋白含量為36%~40%的配合飼料為主,日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3%~5%。另需適當投喂部分新鮮的小雜魚,以滿足幼蝦發育生長的營養需求;成蝦養殖階段以投喂粗蛋白含量為30%~35%的配合飼料為主,日投喂量為池蝦總體重的4%~5%。另需適當投喂部分煮熟的玉米、浸泡發芽的小麥和新鮮小雜魚等,以提高成蝦規格,增加養殖產量。在小龍蝦養殖全程中,餌料日投喂2次,分別于早晨日出前和傍晚日落后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為主,占日投喂量的60%~70%。將餌料投放于池岸或淺灘上,讓小龍蝦養成定點攝食的習慣。具體的投喂量應視季節、天氣、水質、水溫以及小龍蝦的蛻殼和攝食等因素綜合考慮,科學掌控。一般以投喂后2小時基本吃完為宜。

      六、蛻殼期管理

      小龍蝦蛻殼期應抓好以下二點:一是保持良好水質。蛻殼前應加換新水,保持水質清爽,讓小龍蝦在良好的水體環境中蛻殼,以縮短蛻殼時間,加快生長速度。二是保證營養。小龍蝦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蛻殼逐漸長大的,每蛻1次殼,規格就增大一些,采食量也隨之增加,除提高飼料中的蛋白含量外,還應增加投喂部分螺、蚌肉,小雜魚等,以增加營養供給,促進小龍蝦蛻殼及蛻殼后的蝦殼硬化。

      七、蝦病防治

      病害防治應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嚴格的清塘消毒、投放優質蝦苗、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投喂優質飼料、定期投喂藥餌等防范措施,可有效預防蝦病生。一旦小龍蝦生病,因及時診斷病因,對病入座,選用國家允許的高效、低毒、價廉、副作用小的藥品盡早治療,控制蝦病漫延。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