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鎮螺山村有一口18畝的稻田養蝦池,四周環溝,做有內埂,溝中水深1.5米,坂田水深0.5米,埂子上長滿水花生、水游草,1臺4寸的抽水泵,小龍蝦自繁自育,養小龍蝦苗。
2019年5月10日停止起捕蝦苗,蝦苗狀態正常。
5月18日,小雨轉大雨,22-30℃,死亡10余尾。
5月19日,小雨轉陰,19-26℃,死亡10余尾。
5月20日,多云,16-26℃,死亡10余尾。
5月21日,多云,15-22℃,死亡10余尾。下午2點客戶上店反映,今天開始起捕蝦苗,發現蝦苗肌肉發白,販子不收,水色偏綠,每天投料1包。用簡易測試盒檢測水質指標:pH值8.3,亞硝酸鹽0,氨氮0,總堿度100mg/L,溶解氧未檢測;鏡檢水樣有大量藍藻;將客戶帶來的病蝦隨機挑選5只(規格80尾/斤),取肝胰腺、肌肉、腸等組織用波恩氏液固定做組織病理切片觀察。
5月25日,使用3瓶“優肽(凍干粉)”,據客戶反映小龍蝦死亡量一直不大,22日-25日每天死亡10余尾,每天投喂1包料,吃料正常。
5月30日,回訪,塘口已經降水位,開始種水稻,溝里水色依然發綠,沒有看到死亡上浮的小龍蝦。
組織病理切片結果顯示:肌肉組織均可觀察到氣泡或者氣柱,肌束萎縮,肌纖維彎曲、斷裂,組織較雜亂,肝胰腺組織腺管輕微萎縮,腸較正常。
分析:1、一般5、6月份雨后,小龍蝦出現這種肌肉發白的情況較多,肌肉發白的嚴重程度不同,一段時間后池塘這類發白蝦的數量會減少,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直接大量死亡。
2、水位淺、坡位置多,水肥、水濃、藍藻暴發,水環境差、水草開始明顯腐爛等的池塘易發;通過病理組織切片觀察,發病小龍蝦的肌肉組織均可見氣泡或氣柱,結合流行病學特征,懷疑小龍蝦肌肉發白是氣泡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