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魚蝦蟹類各階段都能感染的一種寄生蟲病,知曉這幾點將有效降低發病率!

    編輯:執念  時間:2020-05-15   瀏覽:

      8月份氣溫不穩定,對于水產養殖要謹防不少寄生蟲病的發生。今天我們要講的一種寄生蟲病在魚蝦蟹養殖中都會發生,且發病周期長。每年的7-11月是此病的高發期。特別是河蟹和蝦,各個生長階段都有可能發生。

      一、病原

      要知道如何才能防治水產動物纖毛病,首先就要對這種病有一個詳細、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研究發現,水產動物纖毛蟲病主要由聚縮蟲、累枝蟲、鐘形蟲等纖毛蟲寄生引起。

      固著類纖毛蟲屬纖毛蟲類,種類很多,這些不同種類的每個蟲體的構造大體相同,呈倒鐘罩形或高腳杯形,前端形成盤狀的口圍盤,邊緣有纖毛,里面有1口溝;蟲體內有帶形、馬蹄形、橢圓形大核1個和小核1個,蟲體后端有柄或無柄。有柄的種類,根據柄是否分枝(單體或群體)、柄內有無肌絲、肌絲在分枝處是否相連(相連的群體同步伸縮,不相連的則個體單獨伸縮),以及肌絲呈軸心排列、收縮時呈Z形,或肌絲沿柄內壁盤繞、收縮時呈螺旋形等特點而進行區別。無性生殖是縱二分裂法,有性生殖是不等配的接合生殖。

      固著類纖毛蟲是以細菌或有機碎屑為食,并不直接入侵宿主的器官或組織,僅以宿主的體表和鰓作為生活的基地,因而屬于共棲生物。它們共棲在對蝦生活史的各個時期,共棲數量不多時,肉眼看不出癥狀,危害也不嚴重,在宿主蛻皮時就隨之蛻掉,但數量很多時,危害就非常嚴重。

      固著類纖毛蟲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我國沿海各地區的蝦蟹養殖場和育苗場都經常發生。尤其對幼體危害嚴重。在育苗期間的主要病原是鐘蟲和聚縮蟲,在養成期間則主要是聚縮蟲。此病在有機質多的水中最易發生。在蝦蟹養殖池中,此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池底污泥多,投餌量過大,放養密度過大,水質污濁,水體交換不良等條件引起的。

      二、發病癥狀

      1、纖毛蟲能在對小龍蝦全身寄生、污泥等附著在纖毛蟲上,手摸起來像一層滑的油狀物。

      2、嚴重寄生時,對小龍蝦全身長滿纖毛蟲、口器不能張口,眼睛不能伸縮轉動,行動遲緩,對外來刺激反應變慢。

      3、腮部掛有污物且粘液增多,呼吸困難,鰓絲受損,體制下降,繼發感染細菌 或病毒,導致對蝦食欲減退,甚至不攝食。

      4、當大量纖毛蟲寄生在對蝦身上時會阻礙對蝦脫殼使其脫殼困難影響對小龍蝦的生長。

      5、它們附著在蝦蟹的體表、附肢的甲殼上和成體的鰓上,在體表大量附生時,肉眼看出有一層灰黑色絨毛狀物。

      6、在幼體常出現在頭胸甲附肢的基部和幼體的尾部,在成蝦則常出現在鰓上和頭胸甲的附肢上,感染嚴重的蝦,鰓絲上布滿了蟲體,且經常與絲狀細菌和其他原生動物同時存在,在蟲體之間還黏附一些單細胞藻類、有機碎屑和污物等,肉眼看上去鰓部變黑,所以有人也稱為黑鰓。

      7、在顯微鏡下檢查時,發現鰓本身的組織并不變黑。外觀變黑是蟲體和污物的顏色。這些蟲體和污物阻礙了水在鰓絲間的流通和鰓表面的氣體交換,降低了對蝦對缺氧的耐受力,很容易發生窒息死亡。

      8、患病的成蝦或幼體,游動緩慢,攝食能力降低,生長發育停止,不能蛻皮,就更促進了固著類纖毛蟲的附著和增殖,結果會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

      三、產生纖毛蟲的原因

      1、環境因素,當殘餌糞便底層有機質增多,底質惡化,有害菌群大量繁殖為纖毛蟲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2、水產動物本身體制因素:特別是蝦類多次應激,體制弱時,行動遲緩易趴在底部,導致纖毛蟲寄生附著。

      四、預防措施

      1、在養殖過程中,首先要注意保持水的鹽度、溫度、透明度。保持水質環境的穩定和平衡,不要有大的變化,需要定期測量水質指標,采取增氧措施,以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

      2、魚苗期投喂的鹵蟲卵要進行消毒,可用每立方米水體300克漂白粉或300-500毫升福爾馬林消毒處理1小時,也可用60-70度熱水將鹵蟲卵浸泡5分鐘左右,殺死纖毛蟲后再投喂。

      3、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定期清理魚池,及時清污,保持整個水環境的清潔衛生,而且每半個月對魚池消毒一次,可采用含碘消毒劑,防止養殖魚類感染纖毛蟲病。

      4、適量換水,合理投餌,投喂新鮮飼料,通過日常的飼養和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消毒劑濃度不要太高,同時要及時檢查診斷魚兒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發現魚兒不對勁就應該及時治療魚病,防止體質下降誘發纖毛蟲病。

      五、如何治療

      若共棲纖毛蟲數量不多,可不必治療,只要按上述預防措施促進蝦蟹生長發育和蛻皮就會自然痊愈;若固著類纖毛蟲數量很多時,應及時治療,以下幾點也是要做到的:

      1、發現此病后,大量換水,降低水的硬度,減少有機質。

      2、成蝦池可潑灑0.5毫克/升硫酸銅,促進蛻殼。育苗池可暫時升溫2-3度,促進蛻殼,然后換水。

      3、對于發病的蝦蟹幼體,除了通過改善餌料、加大換水量、調整適宜水溫促進幼體蛻皮外,尚無理想治療方法。

      4、養成期疾病的治療:可用茶粕(茶籽餅)全池潑灑,濃度為10~15mg/L。茶粕中含有皂角苷,可促進蝦蟹蛻皮。待蝦蟹蛻皮后,大量換水。

      5、25毫升/立方米福爾馬林溶液全池潑灑,24h內大量換水,將剩余的藥液排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