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養殖小龍蝦的池塘要做好防逃工作?如何設置防逃措施?小龍蝦防逃措施,是養殖工作中,重要環節之一。小龍蝦生活習性有好逃的習慣。在養殖過程中,小龍蝦防逃工作重點做好三點,才能確保小龍蝦萬無一失,保證養殖的安全可靠性。
第一,小龍蝦池塘周圍塘埂土下防逃工作。小龍蝦池塘建塘時,周圍塘埂基礎要有防逃屏障,阻止小龍蝦打洞穿過塘埂,逃出塘外。因為,小龍蝦有打洞穴居繁殖、越冬、越夏、防范天敵等等習慣。一般小龍蝦在池塘塘埂周圍水邊,向塘埂深處一般掘洞30~50㎝深,最深可達1米以上。因此,小龍蝦建塘時,塘埂基礎寬度中央部位夾一層防止小龍蝦打洞穿越的硬物,如水泥板料、木板、金屬皮、硬質塑料皮層、有韌性的編織網等等豎直夾在塘埂土層中間,并且盡量無縫無缺口和巨大穿洞,盡量做到無法逃出。小龍蝦池塘塘埂基礎有多高,防逃障礙物就要有多高,一般池塘埂高2米,防逃障礙物就要夾進2米高。這樣,就可以防止小龍蝦因繁殖產卵孵化期和越冬前打洞時期以及陰雨天氣,避免小龍蝦打洞穿越塘埂逃跑,造成經濟損失。
第二,小龍蝦池塘周圍塘埂土上防逃工作。小龍蝦池塘周圍,一般建造70~100㎝高的圍墻,如水泥瓦、水泥板、水泥磚墻、鐵皮、木板、編織網等等防逃障礙物,做到接頭處,無漏洞,無缺口,無小龍蝦能夠穿越的小洞。一次塘埂土上防逃屏障應與塘埂土下防逃屏障相連接,才可靠,才安全。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觀察巡視,防止小龍蝦尋找有漏洞的地方逃跑,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第三,小龍蝦池塘進水口和出水口防逃工作。小龍蝦池塘進水口和排水口,往往是非常容易遺忘的逃跑漏洞,不容易被人發現,是最大最厲害的逃跑漏洞。一般進口水和排水口,都使用圓形塑料管道,可以使用雙層或三層塑料編織網封口扎緊,并且與塘埂的防逃設施做好無縫連接。在平常養殖過程中,要定期觀察檢查,防止有漏洞,造成小龍蝦外逃,避免造成所養殖的小龍蝦逃走,出現經濟損失。
總之,小龍蝦在養殖過程中,要防止從蝦塘埂壩基礎上打洞穿越逃跑,從塘埂上面攀爬越過障礙物圍墻逃跑,從進水口和排水口處隨水逃跑。防止堵住這三方面的漏洞,小龍蝦就萬無一失,安全可靠,避免發生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