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下滑”“跳水”,在盛夏風靡的小龍蝦,近期跟這些字眼糾纏到了一起。究其原因,是從5月開始,各地小龍蝦批發價格一路走低。在濟南部分農產品市場,小龍蝦目前最低零售價格僅為18元一斤,相較4月份每斤超30元的價格下降了不少。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指出,小龍蝦價格下滑并非是降價刺激市場,而是因為養殖面積大幅上漲。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小龍蝦的養殖面積突破了2000萬畝。“充沛的小龍蝦養殖面積,讓小龍蝦的市場達到了供需關系的平衡,價格逐步回歸到了其價值區間。這是市場的自我調節和良性回歸罷了,整個市場會越發理性。”湖北省潛江市禾恩生態龍蝦合作社的負責人何恩銘表示。
最便宜每斤18元
“今年的小龍蝦比去年便宜了好多,去年都三四十元一斤,現在26元就能買到。”在濟南清河菜市場,正在購買小龍蝦的市民黃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之前貴的時候,也就是買一點解解饞,現在便宜了,多買點過過癮。”
“今年的小龍蝦確實便宜了,4錢左右的小龍蝦賣26元一斤,去年這個時候差不多賣34元一斤,每斤便宜了8元。”老板邊幫著黃凱挑蝦邊說道,“這兩天漲價了才賣26一斤,今年最便宜的時候不到20元一斤。”
根據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以中等規格的小龍蝦為例,今年3月份剛剛上市時,批發價格一度達到了每斤35元以上。到了五月中旬以后,隨著小龍蝦集中上市,價格一度跌至每斤13元。目前批發價格為每斤20元左右,仍然低于去年同期。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濟南海鮮市場,不過該市場的零售價格比清河菜市場還要便宜一些。
“要蝦嗎?便宜了。這個小的賣22元一斤,要的話算20元,大的賣30一斤,要的話算28元。”經濟導報記者剛靠近一個專賣小龍蝦的攤點,老板馮瑞就開始打招呼,“進入尾聲了又得漲價了,買點吃吧。”
馮瑞隨后介紹說,龍蝦市場也是有規律的:每年五六月份的價格最低,7月開始就慢慢漲,大概過了國慶節,螃蟹上市后,小龍蝦價格又會往下走,12月份至明年三四月份,價格又會居高了。“但是今年的價格和去年比起來,差太大了。”據馮瑞介紹,今年最小規格的蝦,他曾經賣到過10元錢一斤。
在濟寧微山湖的微山利民現代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龍蝦養殖基地內,一半的養殖區域已經停止了捕撈,目的是為了避開現下小龍蝦價格較低的行情。公司董事長董平表示,目前銷售量最大的4到6錢的小龍蝦的價格在16元左右,而在4月底,還能夠賣到34元一斤,價格下降了一半還多。
不用到處找貨了
10日早上5點,當經濟導報記者趕到濟南海鮮市場時,專門做小龍蝦批發生意的劉軍正指揮工人將一箱箱蝦搬送到指定的地方。“還有100箱左右,估計在7點之前就能全部發出去。”劉軍說道。
劉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濟南小龍蝦的消費量逐年激增。“前幾年我一天不過能賣出5噸左右,最近這幾年,旺季的時候,一天15噸小龍蝦都不夠賣的。”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雖然進入7月份后,小龍蝦批發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漲幅并不大,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到4錢的紅蝦,3月份時每斤批發價在35元以上,現在批發價不過12元一斤,而去年同期還在18元以上;而4到6錢的紅蝦,3月份批發價還在47元以上,前幾天的批發價還在18元,昨天才漲到20元一斤,去年同期還在30元以上。”
對于今年批發價的大幅下滑,董平認為,小龍蝦養殖規模的激增是其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湖南、湖北等地稻田蝦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造成產量大幅提高,這些稻田蝦進入北方市場后,自然就拉低了小龍蝦的價格。”
劉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的小龍蝦主要來源是湖北省潛江市。“去年都是到處找貨,一天打五六十個電話給省內的微山和東平,湖北安徽等地的上一級批發商,到處找人要貨,根本找不到蝦。”劉軍說道,“今年根本不用找,只要一個地方就能滿足我的需求。”
養殖面積大幅上升
按照劉軍提供的方式,經濟導報記者電話聯系上了何恩銘。
“要蝦嗎,我這里紅蝦青蝦都有,規格齊全,價格合適,要多少,發哪里?”一接通電話,尚未等經濟導報記者做自我介紹,何恩銘就在電話中推銷起小龍蝦。
在得知經濟導報記者的意圖之后,何恩銘笑了起來,“我說呢,號碼沒有備注還以為是新客戶呢,主要是今年不太好賣,價格比較低。”
何恩銘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們那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小龍蝦,少的幾畝,多的幾十畝上百畝。“我從事小龍蝦行業14年來,每年價格平均都在5%-10%的速度增長,就是今年的價格回落了,回到5年前的水平,原因是養殖戶多了。”
據了解,何恩銘自己就擁有6塊養殖基地,共計200畝。禾恩生態龍蝦合作社則有社員43戶,合計擁有3900畝龍蝦塘。而2017年的時候,整個合作社才2500畝龍蝦塘。“不少社員都經歷了去年的搶蝦大戰,因此紛紛擴建。”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1200萬畝,和2016年相比增加300萬畝,而到2018年,小龍蝦養殖面積已經達到2000萬畝。“僅我們潛江這兩年增加了10多萬畝的養殖面積,接近80萬畝。”
實際上,在山東也有不少地方在養殖小龍蝦,微山湖小龍蝦的養殖面積突破15萬畝,魚臺的養殖面積也在13萬畝以上。此外在無棣、高青等地方也有養殖小龍蝦的,而且已經比較成規模。在濟南的商河縣沙河鎮也開始養殖小龍蝦,全鎮“清水”小龍蝦養殖300畝,建成小龍蝦池22個,沙河鎮的目標是打造魯北最大的小龍蝦養殖基地。
需要理性養殖
從上游的養殖、中游的加工和物流,到下游的餐飲消費,小龍蝦產業在我國串起了一個產值近4000億元的龐大鏈條。這樣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鏈,如何避免波動,實現升級?
在何恩銘看來,雖然小龍蝦養殖規模在急劇擴大,產量也穩步增長,但由于小龍蝦的養殖存在技術尚不成熟、苗種參差不齊等問題,產量增長的速度與養殖面積擴大的速度并不相符。“所以,和小龍蝦整體市場一樣,養殖端經過三五年的調整后應該會回歸到理性狀態。”
“這次價格下滑,對小龍蝦市場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何恩銘表示,“明年小龍蝦養殖業可能還要經歷震蕩,洗牌留下來的會是那些有規模、有實力的養殖戶,整個市場會越發理性。”
微山縣龍蝦產業協會的常務理事、種氏晨暉水產公司總經理種杰認為,申請小龍蝦地標保護和統一標準,進行大規模規范化養殖,這是出路,也便于掌握市場話語權,預防行情大起大落。“我們還要整合小龍蝦養殖資源,發展規模化的標準養殖場,同時學習新型仿生態小龍蝦養殖技術和模式。”
在互聯網獨立分析師林國清看來,市場行情持續看漲,養殖面積快速增加,市場供應量不斷增長,小龍蝦價格下跌也就在所難免。當養殖達到了一定規模,就必須走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深加工、精加工之路,這樣才能把小龍蝦的商業價值充分激發出來,把產品的高附加值挖掘出來。
“目前不少產區或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或不斷研發新的小龍蝦食品,有的地方還衍生出小龍蝦冷藏包裝、熟食加工、即食加工、肢解加工、真空包裝等,提高了小龍蝦產品的附加值。”林國清表示。
“我準備聯合幾個合作社一起對小龍蝦進行深加工。龍蝦肉可以做成成品,龍蝦殼經過處理后可以提取甲殼素,制作氨糖。”何恩銘說道,“我們調研過,利用蝦殼產生的利潤已經高于蝦肉的利潤了。”
在談起未來龍蝦市場的前景,無論是劉軍還是何恩銘都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