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龍蝦開始大量上市,作為一款火爆中國夜宵市場的河鮮,自然受到人們的追捧,去夜宵市場吃不但貴,而且排隊不說,衛生質量還有待考量,所以有絕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去自己露一手。要自己做就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購買小龍蝦,在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不一,龍蝦的質量也不一樣,有野生的,有養殖的,這到底該怎么選擇呢?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認為野生的怎么都養殖的好,比如禽類野外放養的比室內養殖的無論是口感還是肉質以及安全都要好很多,加之一些網絡曝出的一些不法商人在養殖期間不規范養殖,為了利益添加一些禁藥等等,所以絕大多數人都認同無論怎樣野生的更好這個說法。但是就小龍蝦來說恰恰相反,而且市場上養殖的小龍蝦價格都比野生的貴一些。這是對于現如今國內的小龍蝦養殖無論從什么方面來講對于消費者而言都比野生的要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生長環境首先簡單了解一下小龍蝦的習性,雜食性甲殼類水生生物,每次都要通過蛻殼才能長大,蛻殼期間對水質敏感,蛻殼前后都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能量,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蛻殼不順造成死亡。
目前國內的野外環境幾乎都受到了大量污染,而野生小龍蝦度生活在稻田和小河溝,他們生命力頑強,即使在臭水溝也能存活,但是這僅僅是存活,而非他們喜歡的環境,只是為了生存被迫無奈而已,而且野外的小龍蝦密度比養殖的密度的千分之一都不到。而養殖的小龍蝦則不一樣,養殖戶養殖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賣錢,而龍蝦最終帶來效益的大小,取決于龍蝦個頭的大小、數量和售價的高低,個頭越大的龍蝦,產量就越高,售價也越高,最終帶來的收益才會更多。龍蝦在水質不佳的環境里,會影響龍蝦的蛻殼生長,甚至造成不蛻殼而是通過把身上的殼和鉗子長堅硬來達到自保,這帶來的后果就是龍蝦是個頭偏小的鐵殼蝦(其實這就是野生小龍蝦都比養殖小龍蝦個體小的原因),沒有產量,因此養殖戶,都在想方設法為龍蝦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促使它們能反復蛻殼來長個頭,增大產量,而對小龍蝦養殖而言,改善養殖環境,無非是用一些促進水草生長的生物制劑把水草養好,用一些微生態制劑把水質調好,而這些成本不會超過80一畝,這比起種水稻來講要小很少。二、肉質和口感
民以食為天,龍蝦亦是如此。生活在野外的龍蝦,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進而為了覓食與其他龍蝦搶奪有限的食物,他們需要堅硬的外殼保護自己和強壯有力的鉗子去戰斗,而有限的食物,絕大部分都用來打架,和長殼了,還有多少能量來長肉呢,這就造成了野生龍蝦殼硬且厚,肉少,而且難以入味。
而養殖的龍蝦就不一樣了,養殖環境水草豐富,而且不停的有餌料投喂,可謂是張嘴就有吃的,如此舒服的環境,龍蝦自然也就不用為了生存去戰斗了,不用給自己打造厚厚的盔甲,自然有更多的能量來成長自己內在的東西了,自然就是殼薄肉厚,更易入味,口感更好了,這自然價格更高了。三、大小均勻每年的三四月份,野生小龍蝦就開始出洞覓食,這個時候,市場上開始會有小龍蝦銷售,而這時候幾乎全是野生蝦,沒有養殖蝦,這是因為這時候對養殖戶而言,去年的親蝦出來的還不多,而且價格昂貴,有也是基本送往品牌龍蝦店,小蝦還小,一斤數量多,按蝦苗賣更劃算,而且個兒小生長快,幾乎三四天退一次殼,所以要么存塘自己養,要么按蝦苗銷售。因為野生蝦無人管理,誰遇到算誰的,這就自然而然大小不一了,而養殖蝦,基本都是捕大留小,所以規格比較統一,做起來自然也好把握一些。四、總結野生蝦還有一些問題,比如更臟,更難清洗,而且容易重金屬聚集,所以無論從什么角度來講都是養殖的蝦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