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要想“養大蝦”,就必須要掌握這幾點!

    編輯:夕陽影  時間:2020-05-09   瀏覽:

      當前小龍蝦養殖由“多養蝦”轉變為“養大蝦”養“生態蝦”。通過這種轉變,生產出品質好,規格大的小龍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因此,大規格小龍蝦養殖技術日益受到養殖戶的重視。現就此養殖技術要求分析如下:

      1.生態環境

      要生產出品質好、規格大、市場競爭力強的小龍蝦,營造良好的適宜小龍蝦生長的生態水域環境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能促進小龍蝦的蛻殼生長,減少病害的發生,減少用藥量。如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呢?應從栽種水草、投螺、微生物制劑的使用來調節水質,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①在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10天之后栽種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等水草,使其呈“井”字 型,使其面積一直保持占到池塘面積的40%左右,保證有充足的水體面積,利于池塘水體流動、小龍蝦自由活動、空氣溶氧。種植時,要做到多品種水草搭配栽種,以沉性水草為主(伊樂藻、苦草、菹草、輪葉黑藻)浮性水草(浮萍、蕪萍)和挺水植物(蘆葦、茭白)為輔。通過以上措施,能增加水體的溶解氧、為小龍蝦提供餌料、降低水溫避免小龍蝦性早熟、棲息避難減少自相殘殺、蛻殼之場所,能加速分解水體中的有機物,營造良好的水質。②在清明前后,投放螺螄300千克/畝,讓其自然繁殖,為小龍蝦提供餌料,凈化水質,6、7月份根據養殖情況再投放150千克螺螄。③在養殖過程中定期潑灑生石灰漿、EM菌原液、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調節水質,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長,增強小龍蝦體質,減少小龍蝦病害的發生。通過以上措施,使水體溶解氧達5mg/l,透明度在40cm左右,PH值在7.5左右,各種理化指標達到漁業水質標準。

      2.苗種及放養密度

      優質的苗種是取得養殖成功的基礎。應選擇正宗的盱眙龍蝦苗,要求規格統一,附肢齊全,無病無傷,活動有力、體色正常,無性早熟的蝦苗。同時應改變以前的放養習慣,要提前放養,適度稀放,選擇大規格的蝦苗,規格應在100-120只/千克左右,放養密度應控制在6000只/畝以下。放養前用3%的食鹽溶液洗浴3-5分鐘。適當搭配混養如鰱魚、鳙魚等濾食性肥水魚類,不宜混養肉食性魚類(烏鱧、鯰魚)及草食性魚類(草魚、團頭魴)這樣利于水質調控,增加收入。

      3.水位

      養蝦池塘的水位要做到“春淺、夏滿、秋適量”。具體來說,放養早期,水位在60厘米左右,便于水溫的升高。天氣溫度升高以后,就逐漸注水提高水位,每隔10天左右,注水10厘米,使水位達到1.5米左右。夏季每隔15天左右,就換水15厘米左右,邊排邊注,減少小龍蝦的應激性。秋天應保持適當的水位,利于小龍蝦生長。

      4.防小龍蝦性早熟

      ⑴為了防止小龍蝦性早熟,應6-9月高溫季節,通過每周換新水,加深水位,栽種水生植物,起到降低水溫,減少小龍蝦性早熟。

      ⑵合理投餌 6月份之前,水溫低,可投喂一些動物性餌料,7月份以后,以植物性餌料為主,做到“兩頭多而精,中間少而粗”,有利于小龍蝦正常生長,減少性早熟。

      同時,做好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措施,就能養成高品質、大規格的小龍蝦,獲得較高經濟效益。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