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近些年十分火熱,高產增效是每位養殖戶最為關心的問題,但是在養殖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疾病,而且發病后治愈效果不甚理想,治療難度大。
以下是筆者整理的小龍蝦一些發病癥狀及預防方法,供大家參考。
腸炎
癥狀:腸道無食,腸道內有氣泡,部分區域出現藍色素過重等情況,大多伴隨著肝臟保護膜不清晰,肝小葉萎縮,肝臟發白、顏色變淺。大蝦居多,小蝦情況要好一些。感染初期病蝦食欲減退,繼而不食,向淺水區、岸邊靠近;消化道充血腫脹,有很多淡黃色的黏液,隨著病情的發展,最終會死亡,還會引起其它健康蝦的感染,其來勢較猛,后果比較嚴重。
原因
5、6月份,小龍蝦的腸炎發病率比較高,高達63.5%。在長期投喂高蛋白高能量飼料和飼養環境高度密集的池塘,小龍蝦爆發腸炎的數量很多,腸炎是近幾年小龍蝦養殖中的最主要爆發病害。
水體中有害菌較多,通過傷口、鰓、口等進入體內感染發病;攝食大量變質食物,腸道內有害菌大量滋生,超出龍蝦的抵抗力范圍,龍蝦的吃食環境惡化。
【主要成份】碘三氧
【性 狀】本品為紅棕色粘稠液體
【產品特點】碘三氧具有強大的殺菌,消毒功能,與聚維酮碘制劑相比,正5價碘具有極高的穿透性,殺菌能力提高10倍以上,本產品同時富含中草藥萃取物協同殺菌,殺蟲,在同樣有效碘含量下,殺菌能力極高,有效時間持久,從而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特別對因水質惡化,原發,繼發性細菌感染,病毒性,真菌性疾病有立竿見影的療效。
【作用用途】1,水產養殖品種病毒,真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的治療;水體除臭,凈化,維持水質良好可用于空池,水體消毒魚蝦受精卵,幼體,魚蝦苗入池前浸泡消毒。2,治魚蝦病毒病:魚類的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病,造成器官壞死病,弧菌病毒等:蝦類中腸腺壞死桿菌病毒病,對蝦白斑病,細小病毒病,弧菌病毒病,桃拉病毒等。3,防治魚蝦細菌病:魚類的赤皮,腸炎,爛鰓,豎鱗,打印等;蝦類的紅體,紅腿,爛眼,黑白斑,熒光病,加殼潰瘍病等。4,防治魚蝦真菌病:水霉病,鰓霉病,鐮刀菌病,海壺菌病等。5,防止甲魚病害:甲魚紅脖,穿孔,腐爛,白點病等。6,防治海參的化皮病,爛胃病,爛邊病等。
預防
在生長旺季時根據根據稻田中資源多少和龍蝦生長階段控制投食量和飼料蛋白,定期內服大蒜素或恩諾沙星,可以有效預防蝦子腸炎。
癥狀
紅須斷須,蝦子活力差,一部分尾扇有氣泡,一部分剝開頭胸甲有腹水。
原因
1、水位太淺或加水不便、水質惡化導致小龍蝦長期處于缺氧的條件下,體質下降。
2、放苗之前殺菌不徹底,或者根本沒殺菌、殺菌不及時,導致弧菌感染。
3、補鈣不及時,蛻殼時硬殼時間過長,蝦因消耗大量能量體質減弱感染弧菌。
4、殘餌糞便、雜草以及油菜腐爛導致底質敗壞,給弧菌提供大量繁殖的環境而感染疾病
預防
注意勤補菌、改底,保持菌藻平衡,保草護草,保持水質清爽。周期性改底消毒和培菌,減少池塘殘餌糞便的和其他腐敗物沉積,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每10-15天用蛭弧菌一類產品預防弧菌,減小發病幾率。
癥狀
死蝦體色發黑頭胸甲和背部有一層薄膜鏈接,即將分離,打開頭胸甲可以看將即將成型的新殼,剝開背部可以看見紅色軟膜。
原因
1、體質弱,蛻殼不遂
龍蝦蛻殼時,甲殼硬、體質健壯、體表無傷、胸足齊全的容易蛻殼;反之,體質差、受過傷的即容易引起死亡。
2、水質不適宜
龍蝦蛻殼時對水中溶氧要求較高,喜清瘦、無污染的水體,龍蝦蛻殼大多在離水10-20厘米的近岸邊或者草頭上進行;水質不好、溶氧不足即對龍蝦蛻殼不利。
3、餌料中缺乏鈣等微量元素
殼長不硬,蛻殼也困難。平時需補充大量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食料中應加些貝粉或者離子鈣。
4、敵害侵襲
龍蝦在蛻殼時,易遭受雜食性魚類和肉食性生物的侵襲,有時甚至發生互相殘殺。
預防
1、調節好水位
龍蝦蛻殼時池水不宜過深,防止因水的壓力過大而給蝦蛻殼帶來困難,故龍蝦便于在淺水區自行蛻殼。另外,龍蝦蛻殼必須帶水,離開水就無法進行,所以池水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2、清除池中敵害
龍蝦蛻殼時喜歡爬到安靜而隱蔽處,故可在蝦池邊栽種漂浮和沉水植物,使龍蝦得到隱蔽而不受驚擾。但要注意,放入的水草不能滿池覆蓋。
3、在龍蝦蛻殼期要增加對動物餌料的投喂,防止脫殼期互相殘殺。
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
在龍蝦生長旺季大量投餌時,要注意及時清除吃剩的餌料。水源要清潔衛生,無污無毒。
5、飼料中定期添加維生素、免疫塘一類,增強小龍蝦體質,補充水體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