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稻田小龍蝦養殖經驗談

    編輯:執念  時間:2020-04-15   瀏覽:

      小龍蝦是淡水經濟蝦類,因肉味鮮美廣受消費者青睞。在生態良好、淡水資源充足的農村地區,利用稻田飼養小龍蝦,通過在稻田創造適宜的條件,加強科學養殖,能夠很好地提升小龍蝦養殖的經濟效益,實現水稻生產和小龍蝦生長的雙促進、雙提高,從而有效地幫助農民創收增收。

      一、稻田養殖小龍蝦的優勢

      1.可以促進水稻田的增產增收。在稻田里放養小龍蝦,就是把稻田作為小龍蝦在一定生長時期內覓食、繁殖等的活動場地。小龍蝦在尋找食物、生長繁殖過程中,能夠幫助稻田松動土壤、通風通氣、經常活動根部的田水,不斷增加田水的溶氧量,從而促進水稻快速生長。小龍蝦在覓食過程中,可以吃掉田里的雜草和水生生物,尤其是許多危害性幼蟲,減少了害蟲對水稻的破壞。在蝦稻共生的情況下,一畝地能夠增收幾千元,大大提高了田地的利用率。

      2.可以節約小龍蝦養殖成本。小龍蝦生性喜歡在泥土打洞筑巢,稻田里田埂多、硬泥土多,非常適合小龍蝦的生長。在稻田養殖能夠容納更多的蝦苗,產量也就比池塘高。在稻田養殖期間一般都有半年的陽光直射期間,能夠很好地對稻田進行殺毒消菌,如果在池塘養殖還需要每隔兩到三個月進行消毒一次,無形中就增加了養殖成本。而在稻田養殖就可以很好的節約成本,增加利潤。

      3.有利于保持稻田的綠色生態環境。稻田在上水以后,南方稻田地里一般都會長金魚藻之類的水草,這種水草可以作為小龍蝦的部分食物,增加了養殖的天然飼料。而小龍蝦在稻田里通過新陳代謝、排泄糞便,又起到了增肥作用,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劑量,對環境保護具有積極的作用。稻田和小龍蝦產量和質量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了高效、生態、安全。

      二、稻田養殖小龍蝦的主要模式

      目前比較成熟的小龍蝦稻田養殖模式主要有稻蝦連作、稻蝦共生和稻蝦輪作。

      1.稻蝦連作。是在稻田中種一季稻谷后養一茬小龍蝦,不斷地循環進行。稻蝦連作最好是選擇中稻品種,中稻插秧季節比早稻遲,有利于下年稻田插秧前收獲更大更多的小龍蝦。而晚稻由于收割季節遲,過了小龍蝦的最佳繁殖期,不利于收割完稻子后再投放種蝦。一般養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選擇中稻品種種一季稻谷。待稻谷收割后立即灌水,投放小龍蝦種蝦20kg/畝,到第二年5月份中稻插秧前,將蝦全部收獲。小龍蝦捕撈不盡的,下半年在中稻收獲完畢后留作種蝦,繼續養蝦每年只需補種10kg左右/畝。這種模式在不影響中稻產量的情況下,可產小龍蝦100kg左右/畝。

      2.稻蝦共生。是在同一片稻田里既種植水稻又養殖小龍蝦,實現共生提高。稻蝦共生模式可以選擇早、中、晚稻均可,但一年只種一季稻谷,且水稻品種要選擇抗倒伏的品種,插秧時最好用免耕拋秧法。一般在7-8月份放種蝦20kg/畝,或3-4月放3~4cm的幼蝦30kg/畝,在稻谷生長期可增產小龍蝦50kg左右/畝,在不種冬播的情況下連續養蝦,可增加蝦的產量100kg/畝,一年共產蝦150kg左右/畝。

      3.稻蝦輪作。稻蝦輪作是利用稻田水體種一季稻,待稻谷收割后養殖小龍蝦,第二年不種稻,第三年再種一季稻,每三年一個輪回,如此循環進行。稻蝦輪作有利用保持稻田養蝦的生態環境,使蝦有較充足的養料,減少蝦的病原體種群量,同時讓小龍蝦有較長的生長期,能生產較大規格的優質商品蝦,提高商品蝦的品位和價位,增加養蝦的經濟效益。具體操作方法是:水稻在9月份收獲完畢后,立即灌水放養小龍蝦種蝦25kg/畝,第三年的6月份前將小龍蝦收獲完畢,然后采取免耕拋秧的方式再種一季中稻,三年一個輪回。

      三、科學把握稻田養殖小龍蝦的重點環節

      1.加強稻田內部的工程建設。小龍蝦養殖過程中,人為管理因素極其重要。小龍蝦天生具有夜行性、攀援及掘洞能力,因此在稻田養殖小龍蝦需要做好相應加高、加固養殖池埂及做好防逃設施。定期的巡田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天氣突變季節、小龍蝦蛻殼期、高溫季節的夜晚等影響到小龍蝦正常生長與生存的時刻,要更多地投入人工精力加強照顧看護。

      2.加強蝦苗的挑選和放養。蝦苗一定要選擇活力強、生長快、不易得病的苗種。一般挑選體色為青褐或嫩紅色的幼蝦。在放養前要加強篩選,對反應遲鈍、活力不強、斷腿少螯的要及時排除處理掉,防止死亡腐爛造成水質污染。有的養殖戶采取讓小龍蝦自行爬進稻田的方式進行篩選,對爬不動和死亡的蝦苗及時清除,保證蝦苗的健康。蝦苗投放量一般保持每畝5000~7000尾,規格為140~300尾/kg。

      3.及時進行飼料喂養,要加強餌料投喂。蝦稻混養雖然稻田可以給小龍蝦提供一部分餌料,但也需要人工投喂。一般以投喂配合飼料、黃豆、麩餅、動物性餌料等。適當地在稻田進行水草栽種。一般采取在秋季或春季栽種水草。在栽種水稻期間水草由于高溫、低水位等因素死亡,需要在秋季及時補種。

      4.加強水質監控調試。蝦稻共生期間水位調節以水稻為主,待水稻收割完畢后依據溫度及小龍蝦生長節點調節水位。需要保持養殖水體清新,尤其在蝦稻共生期間,使用肥料會影響水體,需要時刻監測與調節。

      5.加強自育繁殖管理。對于采取投放種蝦及留取種蝦養殖模式的,需要在小龍蝦完成交配進入洞穴后,及時加深水位,讓小龍蝦出洞穴繁殖。一般在水稻收割完成后大田間及時加深水位,為小龍蝦交配繁殖提供良好的條件。

      總之,在稻田進行小龍蝦的養殖還需要加強研究、不斷探索,在養殖過程中要格外關注、精心管理,飼養和水位一定要做到科學、用心、精心,為小龍蝦生長繁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不斷提高小龍蝦的養殖效益。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