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養殖龍蝦需要什么條件?龍蝦養殖方法

    編輯:夕陽影  時間:2020-04-10   瀏覽:

      龍蝦養殖成為很多人的養殖致富熱門項目,那么養殖龍蝦需要什么條件?怎么養殖呢?下面全球品牌畜牧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龍蝦養殖方法。

      一、養殖龍蝦需要什么條件?

      淡水龍蝦,俗稱澳洲紅螯螯蝦。中國于90年代引進養殖試驗獲得成功,該蝦具有生長快、個頭大、產量高、食性雜、出肉率高等特點。現將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池塘條件。

      池塘水面不宜過大,適宜水面1~2畝,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進水系統和增氧系統;塘底略有坡度,無滲漏,并修好防逃設施。

      放養前必須清塘(干法)清除雜物、雜草,以免塘內留有敵害和病原體,每畝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毒。

      龍蝦喜陰怕光,善于攀附爬逃,要求水體上有水生植物,約占水面1/3,可種植水草,如輪黑葉藻、菹草等,同時在塘底應設置有磚塊、石塊及竹筒等隱蔽物體供其棲息穴居。

      2、蝦苗放養。

      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質正常后即可放苗,對水溫要求比較高,適宜的生長水溫20℃~30℃,低于15℃時很少攝食。

      水體應保持高溶氧,溶解氧應在50毫克以上。水體透明度應在30~40厘米。PH值7.0~8.5。放養1.5~3.5厘米的蝦苗,放養密度為4000~7000尾/畝。

      放苗時將盛蝦苗塑料袋放置塘內30分鐘后再打開,使蝦苗逐漸適應塘內水溫,有利于提高蝦苗成活率。放養1個月左右,可適時放養50~250克/尾的花白鰱60~100尾/畝。

      淡水龍蝦是底棲甲殼動物,適當混養中上層濾食性魚類,不僅可改善龍蝦的生長環境,而且可作塘內缺氧的指示魚類。但不要混養肉食性和吃食性魚類,以免影響龍蝦生長。

      3、投餌飼養。

      蝦苗放塘30分鐘后開始投喂飼料,前期以投喂煮熟黃豆打漿為主,再補少量的小雜魚和螺肉等,投喂量為蝦體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

      依攝食習性傍晚占日總量2/3左右,采取定點與塘邊潑灑結合。

      中期水溫高、攝食旺盛,投喂量10%。后期投喂蝦餌料,也可投喂些雜魚、豆粕、麥麩、青菜等配合飼料各25%,日喂量隨水溫變化,靈活掌握。

      4、日常管理。

      ①強化水質管理,保證溶氧充足,水質清新。

      二、龍蝦養殖方法

      一是營造良好的龍蝦生長環境。龍蝦屬蟲殼類動物,有一對特別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據龍蝦的習性,可在河塘邊加設50厘米高的防逃網,防止龍蝦外逃。同時河塘模擬自然條件下龍蝦的生態環境,池邊淺種植10-15%的水草、隱蔽物,營造龍蝦棲息和脫殼的環境,減少相互殘殺。

      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養殖過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透明度為30-40厘米,要經常加注新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調節水質,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飼料。龍蝦在饑餓和食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投飼量一定要充足。龍蝦的飼料是動植物飼料。植物性飼料為小麥、水草、菜籽餅等,動物性飼料為雜魚、雜肉以及畜內臟等。平時根據龍蝦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池內蝦的密度來確定投喂時間、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則,會增加飼料加本,降低養殖效益。

      三是科學捕撈。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幼蝦在溫度適宜、飼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60-90天即可長到商品規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開始輪捕,賣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可提高回捕率,賣出好價錢,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②高溫季節防止蝦浮頭,增開增氧機。

      ③水質過肥時用生石灰消殺浮游生物,全池潑灑。

      ④注意巡塘,清除敵害生物、青蛙、蛇等.

      三、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

      稻田養蝦可以達到稻蝦互利雙收的效果,龍蝦可以為稻田除草、滅蟲、松土、活水、通氣、增肥,稻田可以為龍蝦提供適宜生長環境和充足餌料。

      1 稻田選擇

      稻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邊環境安靜、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壤土為佳,水源要選無污染的大型水體;田塊要不受旱災、洪災影響,水質清新、無污染,土壤肥而不淤,田埂高(能灌注40~60 cm 的水深)而堅實,不漏水,保水性能好,陽光充足。

      2 田間工程建設

      田間建設主要包括田埂加寬、加高、加固。進排水口設置過濾、防逃設施,環形溝、田間溝的開挖,裝置遮蔭棚等。在稻田四周挖環形溝作為養蝦溝,保證環形溝寬3~5 m、深1.0 m,面積較大的田塊,還應在中間開挖“田”或“井”字形田間溝,田間溝寬、深分別為1.0、0.5 m。環形養蝦溝和田間溝的面積占稻田面積的10%左右。

      3 消毒、培水

      3.1 消毒

      放蝦前15 d 要對田塊進行消毒處理,可潑灑生石灰750~1 125 kg/hm2,待毒性消失后,即可進水。

      3.2 施肥培水

      放蝦前7~10 d,往田溝中注水60~80 cm,一次施足農家肥15~30 t/hm2 以培育餌料生物。

      3.3 水草種植

      在養蝦溝和田間溝內種植伊樂藻(清溝后的冬季或早春)、輪葉黑藻和苦草(3 月)等水生植物,以保證池中水溝水草覆蓋率達到40%以上,以滿足龍蝦生長發育所需環境。為了給蝦種提供餌料,可投放部分螺螄,讓其自然繁殖。

      4 蝦苗放養

      4.1 抱卵親蝦的投放

      抱卵親蝦直接放養在稻田蝦溝內,讓其自行繁殖。第2年在稻田養殖龍蝦,親蝦平均規格為20 只/kg,放養密度為450~600 kg/hm2。

      4.2 蝦苗的投放

      稻田養蝦以6 月插秧后投苗為宜,此時稻田已耕種,有利于淡水龍蝦適應環境,可避免耕地時損害苗種,提高蝦種的成活率。一般放養規格為250~600 只/kg,稚蝦放養密度為22.5萬~30.0 萬尾/hm2。放養前,需用3%鹽水對蝦苗、蝦種進行浸洗消毒3~5 min。

      5 水稻栽種

      要及早平整灘面,應選擇優質、高產、耐肥力強、抗倒伏、抗病性強的水稻品種。一般于5 月15 日左右育秧,6 月中旬移栽。到6 月10 日后進行整田旋地,6 月15 日移栽,栽后田間保持10 cm 水位。此時田間以水稻管理為主,待秧苗成活20 d 以后,再讓龍蝦進入稻田,吃田間的蟲類和雜草。肥料以尿素為主,少量多次追肥,禁止施用氨水和碳銨。如果水稻發生病害時,葉面噴藥防治,用藥后及時換水。施肥與施藥都要避開淡水龍蝦蛻殼的高峰期。

      6 飼養管理

      6.1 飼料投喂

      稻田養蝦要盡量做到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龍蝦食性雜,葷(小雜魚、螺肉、河肉、魚肉、蚯蚓、動物內臟、蠶蛹)、精(糖餅、玉米、小麥、大麥粉)、青(有各類水生草類、蔬菜下腳料等)飼料都吃。日投放量一般為蝦體重的4%~6%。早期每天投喂2 次,上、下午各1 次;后期在18:00 左右投喂1 次。

      6.2 水肥管理

      龍蝦放養后,田溝管理是很重要的環節。稻田水深保持在20 cm 左右,注水一般在10:00—11:00 進行,保持引水水溫與稻田水溫接近。

      稻田管理過程中還應根據水稻曬田、治蟲要求調控水位。水稻生長中期適當曬田,從而增加光照,增加根系活力,殺菌增溫。平時還要做好防洪、排澇和防逃工作,暴雨后要及時檢查進排水口及攔蝦設備是否完好,以防逃蝦。

      6.3 病害、天敵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水稻生長過程中要噴藥治蟲,噴灑農藥后要更換新鮮水,從而為水稻、龍蝦的生長提供必要的生態環境。稻病防治主要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采取噴霧方法,使藥物落在葉面上,施藥時間選擇無風的晴天8:00—9:00 為宜。發現敵害要及時消滅,同時進排水口要安置密眼網,以防敵害生物進入。

      7 捕撈

      稻田養殖小龍蝦,一般2 個月左右即可將部分達到商品規格的成蝦及時捕撈上市,捕大留小。這樣既可降低稻田內龍蝦的密度,又可促進小龍蝦的快速成長。

      8 水稻收割

      10 月底至11 月初稻谷成熟后,可適當降低水位,用船收割裝運稻谷,到場邊再脫粒,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進入越冬。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