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大棚養殖怎么樣?
溫室養殖所需設備主要是大棚。 溫室養殖淡水小龍蝦與大棚種植蔬菜方式相似,都是采用目光作為保溫能源維持大棚內環境和水體的溫度,保證小龍蝦正常生長。
考慮到大棚裝置的穩定性和方便性,養殖塘口盡可能為條溝狀長方形。新開挖的塘口按條溝狀長方形開挖即可,老塘口改造可筑埂設坡,創造有利于設置大棚裝置的條件。塘口的規格和要求是:寬度(即跨度)5~8 米,長30~50 米,深50~70 厘米,池坡比1:1.2~1.5。有條件的,在池塘固定1~2 道微孔增氧管,用于增氧。塘口建設與改造后清塘施肥,過濾進水,移栽或放養水葫蘆、水花生、伊樂藻等水草。
小龍蝦大棚養殖技術介紹
一、養殖塘口建設與改造
考慮到大棚裝置的穩定性和方便性,養殖塘口盡可能為條溝狀長方形。新開挖的塘口按條溝狀長方形開挖即可,老塘口改造可筑埂設坡,創造有利于設置大棚裝置的條件。塘口的規格和要求是:寬度(即跨度)5~8 米,長30~50 米,深50~70 厘米,池坡比1:1.2~1.5。有條件的,在池塘固定1~2 道微孔增氧管,用于增氧。塘口建設與改造后清塘施肥,過濾進水,移栽或放養水葫蘆、水花生、伊樂藻等水草。
二、大棚裝置
首先準備好毛竹或竹片,削光竹節或竹片上的節刺,將毛竹或竹片沿塘口兩側等 距離埋入土中(毛竹、竹片間距一般1.5~2.5 米,具體視材料強度而定),在塘口中將兩側毛竹或 竹片相對折彎用膠帶扎牢,形成拱形。拱形毛竹或竹片上架橫梁,用膠帶扎牢,橫梁密度視拱架 強度而定。在塘口中間打樁鋪毛竹跨板到塘口兩頭,便于在棚內投餌和捕撈,樁高出水面 10 厘 米即可。最后在棚架上鋪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一般鋪兩層,以保證保溫效果,塘口兩頭用塑料 薄膜圍好后,留小門,便于管理者進出。裝微孔增氧管道的塘口在棚外靠近電原處裝一臺氣泵接 上增氧管道即可隨時增氧。大棚框架材料也可選用廠家定做好的廉價硬質材料,養殖者可以自選。
三、苗種放養
淡水小龍蝦大棚養殖苗種放養有兩種。一種是放養蝦苗,長江下游地區放苗時間 一般在10 月上旬左右;一種是放商品淡水小龍蝦暫養,放養時間一般在11 月底前后,暫養周期 按市場情況決定。苗種放養密度:規格為60~100 尾/公斤的苗種每畝放25 公斤左右;規格為 30~50 尾/公斤的每畝放50 公斤左右。放養方法:將要投放的苗種用蝦蟹類消毒劑或3%~5% 食鹽水消毒后,均勻投放于池邊水草上。
四、投喂管理
淡水小龍蝦大棚養殖的投喂視水體溫度而定,水溫在20~25℃范圍,可每天在中 午前后投喂1 次,投餌率3%~4%;水溫15~20℃,可兩天投喂1 次,投喂時間也在中午溫度較 高時。管理上除了同正常季節養殖的管理外,還要注意:一是水體的溶氧量。裝有微孔增氧的, 要適時開機增氧,沒有機械增氧裝置的,水體缺氧時,要及時使用化學增氧劑。平時白天中午將 大棚兩頭小門打開通風,對棚內增氧也有效果。二是大棚內溫度。特別是夜間沒有光照時,可在 棚面上蓋草簾,以保證棚內溫度。三是要關注水質的變化,有條件的可施用微生物制劑保持水質。
五、捕撈
將達到上市規格的淡水小龍蝦及時用蝦籠捕出銷售,減少淡水小龍蝦密度,增加蝦苗 生長空間。
大棚水泥池冬天養龍蝦可以嗎?
一般來說不建議,冬天小龍蝦是要在洞穴過冬的,要不會被凍死。如果大棚水的溫度可以一直保存在10度左右那應該就沒問題。水泥池養龍蝦冬天能繁殖,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其中以5-9月為高峰期。在整個越冬期間親蝦基本不攝食,消耗很大,因此,越冬前必須加強投喂,增強親蝦的體質,為安全越冬儲備必需的營養,提高越冬的成活率。當水溫降至10℃以下,親蝦基本人洞穴越冬,很少出洞活動,此時應適當加深水位,保證洞中有水或潮濕,但水深不可超過洞口,比洞口略低,否則親蝦會出洞重新選擇地方打洞,當親蝦基本人洞后,沿池塘四周水邊鋪一層薄薄的植物秸稈,如稻草、蘆葦、香蒲等,一是為了保暖,二是為在親蝦越冬前產下的仔蝦提供隱蔽、越冬的場所。
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溫室養殖場養殖的小龍蝦畝產可達1000斤,一般野外養殖只有200斤~300斤。而且相比一般小龍蝦,溫室養殖的肉質甜、鮮美、有彈性、殼薄。溫室養殖小龍蝦不用化肥、農藥,用小龍蝦排放的有機肥作為水草、水稻的肥料,小龍蝦全部吃大豆、玉米、芝麻、小魚,而且是蒸熟了給小龍蝦吃,不但保證了小龍蝦是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長,而且人食用小龍蝦后不會出現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