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反季節養殖淡水小龍蝦與大棚種植蔬菜方式相似,都是采用目光作為保溫能源維持大棚 內環境和水體的溫度,保證小龍蝦正常生長。
小龍蝦的大棚反季節養殖技術
塘口建設與改造,考慮到大棚裝置的穩定性和方便性,養殖塘口盡可能為條溝狀長方 形。新開挖的塘口按條溝狀長方形開挖即可,老塘口改造可筑埂設坡,創造有利于設置大棚裝置 的條件。塘口的規格和要求是:寬度(即跨度)5~8 米,長30~50 米,深50~70 厘米,池坡比1: 1.2~1.5。有條件的,在池塘固定1~2 道微孔增氧管,用于增氧。塘口建設與改造后清塘施肥, 過濾進水,移栽或放養水葫蘆、水花生、伊樂藻等水草。
大棚裝置,把準備綁棚的毛竹削光節刺,然后沿條修溝溝埂兩側等距離埋入土中,間距2米。將條形溝兩側的毛竹相對折彎用膠帶扎牢,形成拱形,在拱形毛竹上架橫梁,用膠帶扎牢,增加拱架的強度。在條形溝的中間從東到西,用毛竹打樁鋪設竹板路,便于在棚內投餌捕撈,竹板路高出水面10厘米。然后用厚的塑料薄膜在棚架上蒙兩層,以達到保溫的效果。條形溝兩頭用塑料膜圍好,留個小門進出。
苗種放養,淡水小龍蝦大棚養殖苗種放養有兩種。一種是放養蝦苗,長江下游地區放苗時間 一般在10 月上旬左右;一種是放商品淡水小龍蝦暫養,放養時間一般在11 月底前后,暫養周期 按市場情況決定。苗種放養密度:規格為60~100 尾/公斤的苗種每畝放25 公斤左右;規格為 30~50 尾/公斤的每畝放50 公斤左右。放養方法:將要投放的苗種用蝦蟹類消毒劑或3%~5% 食鹽水消毒后,均勻投放于池邊水草上。
投喂管理,進入11月,光照強度變弱,氣溫降低,大棚內的水溫也隨之降低。每天可投喂1次,投餌率為3%~4%,投喂時間均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管理上除與正常養殖管理相同外,還應注意:(1)大棚封閉較密,易造成水體缺氧,要經常開動微孔增氧機,保證棚內水體溶氧量。另外,晴天中午應將大棚兩頭的小門打開通風,增加棚內含氧量。(2)夜間沒有光照時,應在大棚面上蓋上草簾,以保持棚內溫度。(3)由于封閉投餌,加之水體流動少,易造成水質變壞,可定期使用一些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捕撈,養到春節前,龍蝦市場行情較好,這時將規格大的龍蝦捕撈出售。平均畝產達到80公斤,畝產值達到5600元,20畝池塘純效益64000元。龍蝦反季節養殖,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總結了龍蝦反季節養殖技術,推動了龍蝦產業的發展。
小龍蝦反季養殖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大棚養蝦技術,通過人為控制溫度等自然條件,實現了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等的冬季養殖,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餐桌。小龍蝦適宜的水溫為9~40℃,最適生長水溫為22~30℃。在淡水養殖中,水溫保持在25℃以上為好。小龍蝦適宜在pH 7.5~8.5、溶氧量6~8毫克/升的水體內生長。而小龍蝦適應性極強,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0~30℃的水溫條件下均可正常生長發育。小龍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過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并達到商品蝦規格。相較而言,小龍蝦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更低,耐受性更強,利用加溫設施合理地控制好水溫,小龍蝦反季節養殖更容易實現。
最后總結
大棚養蝦,屬典型的高投入項目,一畝鋼架大棚蝦池的設施投入一般在6萬元左右。這種方式與大棚種植蔬菜的方式相似,都是通過人工保溫防寒的措施來保持水體溫度。大棚養蝦回報率也高。每批養殖周期為50~60天,一年能養四批,而且秋冬季節的小龍蝦價格是春夏季的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