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爛鰓病是一種傳染迅速、病程長龍蝦常見疾病,一經發病便難控制其蔓延,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要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下面分別介紹小龍蝦爛鰓病的起因、癥狀、治療辦法以及預防措施!
小龍蝦爛鰓病的起因
由絲狀細菌引起。
小龍蝦爛鰓病的癥狀
細菌附生在病蝦鰓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鰓部的血液流通,妨礙呼吸。龍蝦體色發黑,尤其是頭部,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食欲減退。發病蝦鰓絲被侵蝕,呼吸受阻,常游到淺水處俯伏不動,常與肝臟病、腸炎病等并發,發病率50%左右,死亡率30~40%。
小龍蝦爛鰓病的治療辦法
1、清除蝦池中的殘餌、污物,避免水質污染,保持良好的水體環境。
2、漂白粉全池潑灑,含量達到每立方米水體2 -3g,治療效果較好。
3、蝦病用高錳酸鉀藥浴4h,含量為每升水3-5mg。池中病蝦較多時用高錳酸鉀全池潑灑,含量達到每立方米水體0.5-0.7g,6h后換水2/3。
4、用茶籽餅全池潑灑,含量達到每立方米水體12.15g,促使小龍蝦脫殼后換水2/3。
小龍蝦爛鰓病預防措施
1、草食性動物的糞便是粘細菌的孳生源,因此蝦池必須用已發酵的糞肥。
2、利用粘細菌在0.7%食鹽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點,可在魚種過塘分養時,用2~2.5%的食鹽水溶液,給魚種浸洗10~20分鐘,可較好地預防此病。
3、平均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200克化水全池潑灑,全池潑灑魚蝦菌必凈,平均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200~300克。每天1次,連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