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種選擇不當或運輸不當
(1)苗種應選擇沒有病發源的養殖塘口苗種,苗種規格需一致,每斤數量在80-120尾,避免投放野苗、來路不明或發病塘口的苗種。(2)運輸過程中要做到保濕和低溫運輸,每框苗種重量控制在10斤以內,建議在苗框內放置水草以保濕。如果不能做到保濕和低溫運輸,蝦苗運輸時間要控制在2小時以內。
解決辦法:
最好是夜間或陰天進行,因為夜間和陰天氣溫較低,有利于保持小龍蝦箱內濕潤;如果有需要,可以在箱體里加冰,就是空的礦泉水瓶,加水放冰箱冰凍一下,如果是蝦苗的話,建議不要直接把冰放在蝦體上,可以放在箱子的四周,降低車廂內溫度,包括目前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空運,時間周期非常短,價格也不算太貴。
在小龍蝦運輸的過程中注意不能通風,因為小龍蝦通過腮來呼吸,風會把腮里面的水份帶走,導致小龍蝦脫水死亡,所以要用具有一定密封性能的車來運送,盡量不要用敞篷車。包括到達目的地,也不要大量的給小龍蝦補水,應該少量,多次的慢慢加大小龍蝦的補水量,以免小龍蝦一次性補水過度,而出現大量的死亡。
小龍蝦運輸一般采用的都是干運,盡量不要帶水運輸,因為小龍蝦新陳代謝比較快,運輸的時候裝箱都是比較密的,少量的水會很快地被污染掉,影響小龍蝦成活率。不過運輸的時候可以在里面放一些水草,在運輸途中也不建議淋水,但是可以在上面覆蓋一層吸水性好的海綿來保持一定的濕度。
苗種如果需要長途運輸的時候盡量購買紅殼蝦,或者蝦體稍呈紅色。紅殼蝦一般在每斤80-150尾左右,這樣的蝦體比較硬,不容易在運輸途中碰傷。這樣的蝦苗投放后,要適當的在水里面補點鈣質,其存活率是很高的。
二、投苗時間、投苗方式或投苗量不正確
(1)投苗時節有兩個,每年3月份和8-10月份,所投苗種以青苗為主。投苗時間也有兩段,早晨8點前或傍晚17點后(避開氣溫高的時段),二選一。(2)投放從其它塘口來的苗,之前需用濃度2-3%的高錳酸鉀或食鹽水進行消毒;在放入池塘前需充分對蝦苗做浸水處理,因蝦在運輸過程中其腮長時間脫水,不做浸水直接放入池塘易導致“嗆水”死亡。與此同時,放苗前需向池塘潑灑抗應激藥物,以減少蝦的應激反應。(3)有些養殖戶認為,蝦苗投放越多就會收獲越多,事實是物極必反,投苗量需適中。一般稻田養殖投苗量會控制在每畝約60斤,精養池塘在每畝約80-100斤。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投苗量在每畝100斤以上的塘口。
解決辦法:
實際上,一句話就可以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告訴你小龍蝦養殖的一個投放規律,夏秋放種,春季補苗,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冬季養生,這個是蝦苗投放的核心。
三、著急放苗忽略水質問題
養蝦先養水,放苗前需對養殖池水進行測試,方法有兩種:
(1)做放養試驗,在目標池塘提前24小時放養對蝦或魚,觀察存活情況。
(2)進行水質化驗,確保水質pH值(6.5-8.5)、氨氮(小于0.02mg/L)、亞硝酸鹽(小于0.2mg/L)、溶解氧(不低于3.5mg/L)以及硫化氫(為0)等參數符合放養要求。
四、飼料投喂未做到“定時、定點、定量、定質”投喂
蝦苗投放當天,需立即進行喂食,投喂量應根據投放總量的3-6%餌料系數。餌料投喂時間段一般在早晨和傍晚,早晨投喂約30%總餌料的量,余下的用于傍晚時間段的投喂。龍蝦飼料中的蛋白不能低于26,可以輔助投喂凍魚、大豆等高蛋白餌料。每逢高溫天氣,凍魚等動物性餌料要適量,需謹慎投喂,防止小龍蝦吃不完造成餌料腐爛發酵,污染養殖水體。禁止投喂霉變過期的餌料。
五、老塘口沒有做好底改、清淤、消毒等工作
養殖超過3年以上的老塘口,在投苗前一定要做好底改和消毒工作。因為養殖時間長的塘口,積累了餌料、小龍蝦排泄物以及尸體等垃圾,這些經過長時間腐爛、發酵極易滋生細菌和病毒,這樣的塘口在放苗前需進行嚴格底改和消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清淤,確保淤泥厚度不超過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