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常見對對蝦有危害的藍藻有兩種:絲狀藍藻和微囊藻。顏色雖有相近,藻相類別也似相同,但處理方法卻又差異:
微囊藻如果不多可以考慮用大量的光合細菌(10斤一畝一次,4-7天一次)處理。如果已經出現對蝦慢料甚至中毒打轉了就必須趕緊殺滅(一般用硫氰酸紅霉素100克+硫酸銅200克+粗鹽5斤一畝,全溶之后池邊潑灑,連續三天晚上注意加氧)之后換水重新調水。這里要注意對蝦主要是吃到了死掉的藍藻引起中毒才比較嚴重,而吃到活的藍藻中毒卻相對不是很明顯。所以如果你要殺藍藻一定要同時考慮換水是否方便的問題,而且一定要在三天內換掉死藻水!否則你的蝦很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如是絲狀藍藻則不用那么麻煩,一般只要不是很大的蝦(超過50條容易因絲狀藍藻引起黑鰓)不用刻意處理絲狀藍藻。只要吃料不慢,生長正常,蛻殼正常,絲狀藍藻反而會是養蝦最穩定的水質。當然有時也會出現分層水。不過絲狀藍藻一旦出現亞硝酸就很難處理了!具體原因我未曾深研實際經驗而已,大家要小心!所以出現絲狀藻類的水同樣要經常培菌,防止亞硝酸突升! 其實兩種藍藻的水化也有一定區別,微囊藻往往pH會很高,平均一般會有8.8以上經常超過9.0。而絲狀藍藻的pH一般在8.6左右很難超過9.0;微囊藻很少會出現亞硝酸氨氮高的情況,一旦出現了就是微囊藻大量死亡之時,而絲狀藍藻容易出現氨氮亞硝酸升高現象。所以眼睛不佳的朋友可以通過水色和水華的不同來區分。希望不要一概亂殺而導致養殖事故!這是他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