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養殖是我國養殖業中比較熱門的養殖業,由于龍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因此龍蝦出口量日漸增加,銷售和收購價格不斷上升,養殖前景和效益格外看好。因此,參加龍蝦養殖的人員越來越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發展勢頭很猛。
但是通過調查、走訪龍蝦養殖戶,發現很多養殖戶受淡水龍蝦食性雜、生長快、抗病力強、耐高溫、耐低氧、離水數小時不會死亡等“龍蝦好養”觀念的影響,他們不能正確掌握養殖技術或對龍蝦養殖技術知道較少,導致多數養殖失敗。根據多年來調查、了解、總結發現龍蝦養殖戶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畝放苗量大
一畝能產500公斤或者800公斤龍蝦,這完全是有的苗種商為了多賣苗種的吹噓,吹噓說只要多放苗種就會有高產量,這是錯誤的。龍蝦好斗性特別強,喜歡相互殘殺,密度大殘殺率高,特別是在龍蝦蛻殼時,軟殼蝦被殘殺更是厲害。根據正常養殖條件和技術,通常春季養殖,每畝放50尾左右/斤的苗100—150斤,每月“捕大留小”不少于一次,當年產量在200—250公斤左右;夏季養殖,畝放規格3厘米的苗8000—12000尾,當年產量在150—200公斤左右。這樣的種苗放養量比較合理,養殖環境好的可以適當增加投放量,畝產量會稍高。
二、熱衷優良品種
很多養殖戶熱衷優良品種,認為只要有好的品種,產量就高,效益就大。廣告、雜志等媒體宣傳所謂的“雜交品種”還在實驗階段,養殖技術還不成熟,不可輕信!建議選擇就近購買或購買同一水域的苗種,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證!
三、忽視養殖環境
具有良好水源的池塘是養殖龍蝦必備的條件,池中水草的覆蓋面要在保持30—60%,最好是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和底生水草(如苦草等)混種。水體透明度在30公分以上,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有的人說臭水溝里養殖龍蝦都能很好生長,這種好壞水都能養龍蝦的思想是錯誤的!
四、無視飼料質量
多養殖戶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對飼料的質量根本不考慮,凈投喂營養較差的植物性飼料。龍蝦雖是雜食性動物,其生長是否良好,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可以以新鮮小雜魚、田螺為主,輔以植物餌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32%的配合飼料,才能滿足龍蝦生長需要。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不宜投喂,一是因其利用率低、容易使水質變壞;二是容易發生疾病,有人認為龍蝦抗病力強,吃點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不會生病是錯誤的。
五、無需病害防治
養殖如要成功,病害防治也非常重要,千萬要走出“龍蝦不會生病”的誤區,要定期消毒。如水中PH值低于7的,每隔15—20天,按20克/立方水體終濃度的生石灰,化漿后均勻潑灑。一般池塘每隔15—20天用藥物消毒一次,每隔15天左右在飼料中添加蛻殼促長素,連喂三天。
小編總結
龍蝦養殖難度雖然不小,但是也不是很大,只要掌握正確的養殖技術,采取正確的飼養方法,我們就能成功養殖龍蝦。但是許多養殖戶收到一些人為影響和外界因素,往往會走進龍蝦養殖的誤區,結果事倍功半。因此我們要警惕走進龍蝦養殖誤區,采取正確的養殖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龍蝦養殖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