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水產

    蝦蛄養殖方法

    編輯:夕陽影  時間:2020-02-25   瀏覽:

      說到蝦蛄估計有些人不太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但是說到瀨尿蝦大家應該就知道了,這是一種大部分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的底棲性甲殼動物,可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很受人們喜愛,因此在我國沿海地區均有養殖,下面小編將蝦蛄養殖方法提供如下:

      1、苗種準備

      養殖用的苗種起源有兩方面:人工苗種和天然苗種。因為蝦蛄的人工育苗迄今還未達到生產性現模,因此種苗主要來自于天然海區。天然苗種大多用定置漲網和底拖網等捕捉,也有在灘涂洞穴中直接用手捕的。網捕時時間不能太長,以防苗種長時間受壓損害或死亡。種苗運輸可采取充氧水運或保濕干運,運輸時間節制在10小時之內為佳,以確保運輸成活率。運輸時也要留意避免高溫、日曬、雨淋和風吹;高溫季節宜選擇在夜間運輸或采取冰塊降溫。若天然苗與養殖地處于不同海區,需留意水溫與鹽度是否有差別,差別大必須采取過渡的方法。

      2、場地準備

      蝦蛄在放養前,養殖塘必須要清塘。蝦蛄雖捕食兇悍,但它也有天敵,如海鰻、鰕虎魚等。因此,在放養前必須消除其敵害生物及致病病源等。若養殖中發現天敵,也應盡量消滅之。清塘通常按清塘藥物的有效期提早進行,選擇晴朗氣象,在退潮時盡量放干池水,用高濃度的生石灰(300×10—6)傾瀉;也可用200×10—6的漂白粉消毒。

      3、放養技巧

      苗種放養的合理密度是養殖成功的因素之一。蝦蛄的放養密度應視池塘條件、苗種品質與規格、餌料供給情況、養殖管理程度等而定。通常海捕天然苗種個體較大,體長在3—6厘米以上,可放5000—7000尾/畝;若放養2厘米左右的人工苗,其放養密度可恰當高些,為8000尾/畝左右;若以蝦蛄的第Ⅲ相假蚤狀幼體放養,放苗量為1。5萬—3萬尾墻。

      放苗時要留意如下問題:溫鹽度差別及蝦蛄苗的品質。打消溫鹽度差別可用苗袋浮于池水中和加池水逐步過渡的方法。品質好差可依據蝦蛄的形態、生機、體色及活動情況等來差別,品質好的蝦蛄苗,其生機強、體色明媚不發白、甲殼牢固、附肢齊全,入水后能迅速游散而不在局部打轉或沉底翻白。

      4、投餌技巧

      因為蝦蛄的第Ⅲ相假蚤狀幼體及仔蝦蛄廣泛攝食底棲的甲殼類、多毛類、小型魚類、雙殼貝類、頭足類和蛇尾類等,所以,若放養人工苗種,以培養基礎餌料為佳,避免人工投餌的不適而造成的生長不良或死亡,以提高放養成活率;若放養個體較大的天然苗種,因它攝食力強,能適應人工投餌,所以也不一定培養基礎餌料。  因為蝦蛄的食性是以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因此,通常的水產品種也都能食。常用的餌料品種為小雜魚、蝦、貝等,但以鮮活的鴨嘴蛤為佳,可減少底質污染。投餌需均勻,并在每天黃昏投餌較適宜。若投喂大型的魚蝦或厚殼的貝類時,需預先把食品切小或破殼。

      5、水質節制

      蝦蛄是較典范的潮間帶生物,對溫鹽度的變革有較強的耐受性,但蝦蛄養殖時,因為密度高,常引起水質變革,因此必須進行水質管理。

      日常水質管理的工作為:每天1—2次測量記錄水溫、鹽度與溶氧。視塘中的水質情況,決定是否恰當換水。維持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節制在30—50厘米。夏天應增長池水水位,并盡可能多換外海清涼新鮮水,使水溫維持在33℃以內,避免水溫太高而影響蝦蛄攝食生長或死亡。水溫高于33℃,蝦蛄有顯然的死亡景象。在冬季也應加深水位,以防水溫太低(<5℃)而凍死。固然蝦蛄對鹽度的適應性很廣,但對于鹽度變革較大的地方,要留意鹽度的驟變。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可用2×10—6的生石灰來改良水質與底質,它還能增長水中的鈣質,有利于蝦蛄的脫殼和防病。

      關于蝦蛄養殖方法給大家介紹到這里,苗種準備-場地準備-放養-投鉺-水質節制是蝦蛄養殖的主要環節之一,因此大家應掌握好關健要點,使用科學的方法養好蝦蛄,提升效益。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