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營養原理、飼料成分和竹鼠各階段生長發育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飼料合理搭配,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飼喂,能顯著提高竹鼠的生產性能。在竹鼠飼養中,我們需要為竹鼠提供身體機能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以增加竹鼠營養,增快竹鼠生長速度。以下是竹鼠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一起來了解一下。
蛋白質類營養物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它是生命機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對其生長發育及其重要。食物蛋白質分三類:
1、完全蛋白。完全蛋白不僅可以維持機體的健康,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主要成在于奶、蛋白、魚、各種瘦肉中。
2、半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可以維持生命,但不能促進生長發育,如小麥中的麥膠蛋白。
3、不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不能提供動物體所需的氨基酸,單靠他們既不能促進成長,也不能維持生命。例如,肉皮中的膠蛋白。氨基酸蛋白白質的最小單位,就是說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的形式存機體內。機體內必須氨基酸有種,包括賴氨基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脂類及完全蛋白質的相對缺乏是自然而然中竹鼠難以長大的根本原因。
糖類營養物質
竹鼠體內能量的70%~80%來源于糖火類即碳水化合物。在竹鼠體內,糖類主要分布在肝臟、肌肉、和血液中,占體重不到1%,主要功能是產生熱能,維持生命活動和體溫。如果竹鼠攝取糖類過多,便在體內轉換成脂肪而沉積下來,作為能量儲存;如果口糧中糖類不足,竹鼠便利用涕體內的脂肪作為熱量來源。因此必須供給竹鼠充足的能量飼料,如甘蔗、玉米、涼薯、馬鈐薯等,以滿足竹鼠對熱量的需求。
脂肪類營養物質
脂肪屬于高能量物質,它主要作用是產生熱能,有助于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的吸收利用。但是竹鼠體內能量來源主要是糖類轉換來的而不是脂肪,竹鼠體內沉積的脂肪大部分也是由飼料中的糖類轉換來的,因此生鼠不需要專門補充很多的脂肪性飼料,只要在哺育幼鼠期以及冬季時適擋供應黃豆、花生等,占飲料2%即可。脂肪不易消化,不能攝取過多,以免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礦物質類營養物質
礦物質是竹鼠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常有如:鈣、磷、鉀、鈉、氯、鐵、鋅、銅、錳、鈷、鉬、硒、碘、鉻等。
1、鈣和磷。這是構成竹鼠骨骼的主要成分,鈣是竹鼠體內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在骨骼和血清中含有大量的鈣。母鼠懷孕期間,血清鈣比平時高。細胞活動和血液凝固都需用鈣。鈣和磷以磷酸鈣的形式存在竹鼠體內,還有一小部分磷與鎂結合成磷酸鎂存在于血清、肌肉和神精組織中。如果日糧中缺鈣和磷,會引起軟骨病、軟腿病、幼鼠發育一良和佝病等,名種豆類和骨粉富含鈣和磷,農作物秸稈也含有少量的鈣和磷。谷物中磷多鈣少,在飼料配合中應注意搭配。
2、鈉和鉀。存在竹鼠的體液和軟組織中,常與氯或其他非金屬離子化合物結合成直鹽類。他們主要功能是維持血液的酸堿度和滲透壓。飼料中一般不會缺鉀,鈉可以從食鹽中國得到補充,家養竹鼠常用食鹽水拌精料以補充鈉。
3、鐵、銅、鈷。是造血的重要物質。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如缺鐵會發生貧血。紅粘土中含有大量鐵,豆科和喬科作物籽、青綠飼料也含有一定量的鐵。銅是形成血紅蛋白所需要的催化劑,如缺銅墻側會影響鐵的正常吸收,同時會產生貧血。鈷是維生素B12的主要成分,而維生素B12有促進血紅球再生與血紅素形成的作用,因此缺鈷會引起惡性貧血。
4、錳、鋅、碘、硫、硒。這些元素在竹鼠體內含量甚微,但對竹鼠的正常生長和繁育關系也十分密切。
維生素類營養物質
維生素有兩種,脂溶性和水溶性;水溶性維生素常見有B1、B2、B6、B12、C、葉酸等等;脂溶性有:AD、E、K簇。B6、K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以滿足動物的需要。維生素C在靈長類及鼠類是不能合成的,但在青綠植物中含量豐富,吃葉酸亦是。
水
水是體內最好的溶劑,竹鼠在青飼料,多汁飼料中獲取,所以飼養時不需要水直接給它喝。
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