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老鼠在全球范圍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歡,那就是迪斯尼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荔浦有個80后的小伙子黃永坤也喜歡上玩“老鼠”,只不過他喜歡的“老鼠”其實是竹鼠。
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他看到了竹鼠的商機,從不懂竹鼠到現在成了竹鼠專家,他用了10多年的時間。近日,記者來到荔城鎮嶺松村黃家屯,探訪黃永坤和他最愛的竹鼠。
1、偶然發現大商機
黃永坤飼養竹鼠的“鼠舍”就在他家旁邊,還沒走進去就能聽見“吱吱吱”的叫聲和啃東西的響聲。“鼠舍”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四層用紅磚搭的、高約1.6米的“小洋樓”,每層的小房間里有三四只竹鼠。而另一個則是用瓷磚做圍欄,水泥板做底的“別墅”,已經懷孕的竹鼠則住在這里。
事實上,這些竹鼠可比老鼠可愛多了,身形渾圓、粗大的門齒、短小粗壯的爪子。在房間里面待著的它們可一點也不閑著,要么在吃竹子,要么則用大門牙啃著門上的粗鋼條。說起養竹鼠,也是黃永坤偶然發現的商機。今年36歲的黃永坤初中畢業就跟著同村的人到廣東打工,跑業務的他每個月有兩三千元的收入。
2005年的一天,他在廣東一市場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在晚上的時候有好幾輛面包車的竹鼠拉進市場,等到次日很快就賣完了。“沒想到這小家伙那么受歡迎。”黃永坤進行了一番打探,發現竹鼠很受廣東那邊的人喜歡,肉質鮮嫩,市場前景好,而且飼養成本低,飼料只需要常見的竹子和玉米這些就可以了。
“荔浦好像也沒得幾家養,我為什么不能搞點回家養呢?”當時家人知道他放棄廣東的工作而回家養老鼠時,父母不支持他,村里人也笑話他是個“憨仔”,為了老鼠放棄好好的工作。黃永坤并沒有因為別人的不看好而停下自己創業的腳步。他拿著打工和借來的5萬塊錢,買了大約200只3個月大的竹鼠種苗回家。
2、從失敗中汲取經驗
黃永坤是很有行動力的,在看中有市場后立刻購買了種苗回家。可是,沒有學過竹鼠飼養的他卻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不少問題。當時荔浦也就只有幾家飼養竹鼠,黃永坤最開始是從網上自學飼養知識的。他利用自家的空余房間用幾塊火磚圍起來做竹鼠的籠子,給竹鼠喂竹子或者竹筍。可是,剛養的頭一個月,竹鼠經常出現拉稀的問題,后來還死了幾十只。
黃永坤請來了獸醫,也沒解決問題。“那段時間我有點灰心,因為周圍人都不看好我,而種苗又死了那么多,損失不小啊。”黃永坤當時連門都不太愿意出,在家里看書學習、上網向全國各地有飼養竹鼠經驗的人請教。大約過了半年,他才漸漸開始入門。“原來竹鼠喜歡吃的竹子也是有講究的,竹子不能太硬,吃竹筍又容易拉稀,必須是剛開始長葉子的竹子。”
黃永坤表示,竹鼠平常吃的食物有竹子、甘蔗、玉米等,既不能變質,水分還要控制得恰到好處。雖然過了吃這關,竹鼠也進入成熟期,準備產崽了。這時黃永坤又遇到難題了。他沒有經驗,分辨不出母鼠有沒有懷孕,因此沒有在產崽前及時將母鼠與公鼠隔離,產出來的小鼠有的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公鼠的食物。此外,那段時間母鼠也別容易受驚,一嚇到就容易壓死小鼠。這讓黃永坤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小鼠。
在了解了竹鼠各種生活習性和生長規律以后,他準備了給懷孕母鼠的“別墅”,讓其與公鼠隔離;他還給“鼠舍”安裝了空調,夏天降溫、冬天保溫,讓竹鼠生活在2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下。“我現在還能通過從母鼠身體特征變化來判斷是否懷孕,并借助摸母鼠的肚子來確認,準確率有99%。”黃永坤很驕傲地告訴記者,這門技術可不是人人都會的,他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現在一摸一個準。
“以前判斷母鼠懷孕不準確,有時候會把沒有懷孕的母鼠也隔離飼養,等到發現母鼠沒有懷孕就會浪費了2個月的時間。如果摸的時候力度控制不好,又容易造成死胎,也是損失。”第一年過去了,黃永坤在失敗中汲取經驗,得了100只小鼠。這些小鼠他都留著成了他“鼠舍”的成員,并開始擴大規模。2008年,竹鼠養得越來越好,黃永坤出售了第一批300只種苗,養殖起竹鼠來得心應手,銷售也有了渠道,這也讓黃永坤堅定了回來創業的信心。
3、五千竹鼠的“鼠司令”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目前黃永坤的“鼠舍”比最初擴大了4倍,一共養了5000多只竹鼠。從最初賣成熟的竹鼠到現在以賣種苗為主。他算了一下,現在5000只竹鼠里面有3000只是母鼠,母鼠每年產6只小鼠,一年光是小鼠就要賣1.5萬只左右,去年的純收入就有百把萬元。說起他現在種苗的銷售去向可是遍布很多省份,近如廣西區內,遠至貴州、湖南、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前兩天我還開面包車送了300對竹鼠到欽州一飼養戶家里呢。”
黃永坤拿出手機,他告訴記者目前全國養殖竹鼠的人都是通過QQ群進行交流和溝通,同時還要聯系買種苗的飼養者。“我還辦了一個網站,想買種苗的飼養者可以通過網站了解信息,和我聯系。現在我的客戶有8萬人了,手機24小時都不關機。你看看,我的QQ好友全是我的客戶,我要對我賣出去的種苗進行跟蹤服務。而這些交流群每次打開都是過百條的信息。”
如今黃家屯不僅是黃永坤一家飼養竹鼠,還有十幾戶村民也在黃永坤的帶領下養起了竹鼠,這其中不乏之前不看好他的人。黃永坤不僅給村民提供優質的種苗,還教授技術和經驗,幫他們代收、代賣。“光7月份我就賣了4000只種苗,里面既有我養的,也有他們養的。”就連比黃永坤小10歲的堂弟小黃也在3年前從外地回到荔浦,跟著他養起了竹鼠,現在家里也有1000多只的規模了。“以前是在外地打工,覺得在外面做什么都好。
現在看著哥在家里養竹鼠養得這么好,我也要跟著他把這一產業越做越大。”就像小黃說的,黃永坤覺得自己現在既有技術,也有一定的銷售渠道,正準備擴大“鼠舍”,增加竹鼠數量,爭取達到1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