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鴨嘴鱘價格多少錢一斤?
嘴魚的市場價格大約30~40元一斤。鴨嘴魚原產自美國北部和中部的湖泊和沿海地帶,現在中國內地也有鴨嘴魚的養殖場,但因為其營養價值豐富、產量少、養殖成本高,導致鴨嘴魚的市場價格也遠遠高于人們平常所吃的魚。在市場上,一般的鴨嘴魚,即使是最小的那種,市場價格都在一斤30元以上。對于這樣的價格,一般家庭比較難消費得起,所以鴨嘴魚不是一般人家餐桌上的佳肴,而是大多供富貴人家食用。
養鴨嘴鱘還賺錢嗎?
近年來,在蒼溪,618個規模水產養殖場如雨后春筍不斷“生長”出來,不僅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更為蒼溪脫貧攻堅再立新功。去年,該縣年出產水產1.54萬噸,產值達3.5億元。強規劃,托起富民強縣夢蒼溪,一個擁有約9.15萬貧困人口的農業大縣。一直以來,該縣把農業發展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近年來,該縣提出 “三大百億產業”發展思路,健康養殖就是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水產養殖作為健康養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當擔起重任,沖鋒在前。根據四川省水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蒼溪確立了“32111”水產發展目標,即依托亭子湖建設1個水產種苗繁育增殖放流場,依托插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1個蒼溪鱉省級原種場,依托“兩湖”生態漁業發展建設5個水產苗種培育場;依托嘉陵江、宋江打造觀光休閑漁家樂、池塘水產精養;在水源有保障的鄉鎮發展稻蝦、稻魚、稻鰍等糧經復合生態養殖10萬畝;以亭子湖、東河梯級電站水面、大型庫堰水面發展江河生鮮魚養殖10萬畝。“總目標是,到2020年水產品總產量達5萬噸、產值突破10億元。”
該縣水產漁政管理局負責人信心滿滿地介紹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東河縱貫蒼溪全境,全縣有大小溪溝180余條,中小型水庫255座,山坪塘11542口,漁業專業池8548口,水利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基礎堅實。”有了科學有效的規劃引領,蒼溪人“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在原有的數十年水產養殖基礎上,創新推進稻漁共作、新品引入、種苗繁育等措施,形成了草、鯽、鯉、鰱為主導,蒼溪鱉、臺灣泥鰍、小龍蝦、鴨嘴鱘等特色養殖輔助發展的“水產養殖一盤棋”格局。正在積極申報“蒼溪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國家地理證明商標、有機水產品。該縣還成功創建成國家生態農業示范縣、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首批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
去年,該縣建成稻漁綜合種養基地1.03萬畝;新建家庭漁場8個、漁業合作社6個,新培育漁業大戶52家。全縣水產養殖面積增至6.51萬畝,年投放水產苗種2350噸,年水產品總量超1.54萬噸。實打實,助農增收成果豐“去年,我家養殖的200余只蒼溪鱉一售而空,毛收入6萬多元。”蒼溪縣中土鎮裕興村貧困養殖戶劉明華,大膽轉變觀念,積極調整家庭種養結構,將自家僅有的4畝稻田改成生態鱉養殖塘,僅養鱉收入就讓他家邁過了貧困線。石門鄉中梁村養鱉“達人”鄧文生更是充分利用多年在養殖中摸索的經驗教訓,在該村建大小養鱉池20余個,養殖面積120余畝,每畝獲利40余萬元。
去年,他成立了龜鱉養殖專合社,帶動周邊25戶家庭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今年,他又投資800多萬元,建起了年產100萬只稚鱉的蒼溪鱉原種場。“蒼溪鱉具有板薄、裙寬、勁大、色靚、味美、營豐等顯著特點,口感細膩,營養、藥用價值極高,市場前景也非常不錯。”鄧文生告訴記者,在去年的第五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農博會上,他帶去參展的蒼溪鱉均以350元一斤的價格一搶而空,還現場簽訂了180余萬元的銷售合同。在八廟鎮舉臺村,10多個“連體”藕鰍池塘,更是新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80”后養鰍狀元陳玲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優勢,在該村建起了100余畝的藕鰍養殖基地,實現了魚、藕、鰍混養。
據陳玲介紹,臺灣泥鰍一年可上市兩季,基地年產泥鰍60000余斤,年收入在百萬元左右。在基地常年務工的貧困戶有8戶,戶均年收入15000余元。去年,陳玲帶上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與石門鄉三林村開展泥鰍養殖合作,年終分紅,全村38戶貧困戶和所有農戶都領到了“大紅包”,為該村脫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蒼溪,已嘗到了水產養殖甜頭的農戶舉不勝舉, 2845戶8000多人通過發展水產養殖走上了致富康莊大道。“產業富民,產業強縣,在水產養殖方面,我們還將進一步打響‘蒼溪鱉’、‘亭子湖有機魚’等特色品牌,重點推進石門鄉美麗漁村、白鶴鄉東風漁家小鎮和白驛鎮岫云村現代漁業示范基地等一批水產養殖重點項目建設,”該縣農業局局長范毅邦告訴記者,蒼溪將用好、用活優勢資源培育壯大一批水產養殖龍頭企業,確保水產養殖產業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