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養殖前采集蟬卵,然后將卵枝埋入土中進行孵化,在孵化過程中要注意排水防澇,以免將蟬卵沖走,還要給養殖場中供知了猴棲息、取食的樹種進行澆水施肥,使若蟲能夠獲得充足的食物,促進產量。
蟬卵的采集
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雌蟬多集中在枝葉蔥綠繁茂的楊柳樹和蘋果樹的當年枝條上產卵,又特別喜歡在白柳條上產卵。
產卵后的樹枝3天至10天便會自行枯萎,仔細觀察便會看到有顆粒狀的卵粒附著在枯萎的樹枝上。用手采下枯萎的枝條即可做種苗孵化出蟬的小若蟲。一根卵枝內大約有蟬卵50粒至100粒不等。每平方米可埋殖2枝至3枝卵枝。選擇場地埋殖卵枝的場地應選擇在楊柳樹林、老蘋果園和柳條叢生的河灘地帶。土質要求不沙化、不板結,無螞蟻、鍛鼠,疏松濕潤壤土地帶,還可選擇上年出蟬猴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場地為宜。
埋植卵枝
可在河邊或潤澤地里采挖白柳條苗,栽在疏松的壤土地里,株距為35厘米,行距為90厘米,畝栽2003株。在白柳條的兩行之間,摟溝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土3厘米;也可在楊柳樹林里,老蘋果園里,離主樹干2米,開溝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平土踏實即可。
養殖管理
蟬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早天要給白柳條、楊柳樹或蘋果樹澆水。在澆水的同時還要追施農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長,給蟬的幼蟲—-幼蟬猴提供足夠的營養源,使幼蟬猴生長發育旺盛,增大個體提高產量。要嚴防人畜踐踏和螞蟻等天敵的侵害。
采收與加工
埋殖卵枝2年至3年后蟬猴便開始逐漸生長發育成熟。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個個瞟肥體壯的蟬猴,便于凌晨的4時至5時開始鉆出地面,或在雨過天晴后,蟬猴也會隨時鉆出地面,便很快尋找柳條或樹干往上爬行。2小時至4小時后,便會蛻皮,變成蟬(知了)。根據蟬猴的這一點特性,在每年的夏至過后如無雨干旱,可人工給養殖場地澆透水,引蟬猴出土。在蟬猴出土前,或在蟬猴成熟期前,可在離地30厘米的樹干上圍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蟬猴不能繼續往樹上爬行,以便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