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是由中國的黃牛與當時引進我國的荷斯坦牛雜交而成的一種品種,這也是我國唯一的奶牛品種,在我國養殖也特別普遍,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荷斯坦奶牛養殖技術。
一、牧場建設選址
1、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發展規劃和村鎮建設發展規劃。
2、距離居民區至少300m以上。
3、地勢高燥、平坦、坡度小于20°;易于排水;通風向陽、光照充足;附近無污染源。
4、場區土壤質量符合GB15618之規定。
5、距離交通要道、廠礦、企業、其它牧場、畜產品加工廠至少1000m以上距離。
6、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基礎設施良好。
7、附近有充足的清潔水源,取用方便。
8、在以下地段不得建場:水保護區、旅游區、自然保護區、環境嚴重污染區、畜禽疫病常發區、山谷洼地等洪澇威脅地段。
二、奶牛選種
選擇奶牛要看被毛皮膚,健康奶牛被毛光亮、整齊,富有彈性,不易脫落,皮膚顏色正常,無腫脹、潰爛、出血等。
三、消防設施
1、消防設施需符合GBJ39之規定。
2、消防通道可利用場內道路,緊急情況下能與場外干道相通。
3、采用生產、生活、消防合一的給水系統。
四、環境保護
1、新建奶牛牧場應經過環境評估,確保建成后不污染周圍環境,周圍環境也不污染牛場。
2、采用污染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藝和設施。
3、新建牧場應同步建設相應的污水和糞便處理設施。應大力推廣糞尿沼氣化處理技術。
4、對奶牛牧場應進行綠化,綠化既起到保護、美化環境的作用,又起到隔離場區、牛舍的作用。綠化植物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注意不能選擇有毒、有刺、飛絮的植物。
五、乳牛的飼養管理
生產上,把出生后以乳為食的階段牛叫做犢牛,奶牛犢一般從生后3-4月齡就停止吃乳,所以犢牛期是3-4月齡之內的小牛,剛生下到7日齡之內的小牛,叫作新生犢牛,些時期稱為“新生期”。犢牛在此時期,生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初幾天,它的組織器官機能尚未充分發育,對于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低,適應能力較弱,消化道粘膜容易被細菌穿過,皮膚的保護機能很差,神經系統的反應性也不足。因此初生犢牛容易受各種病菌的侵害,因此要格外注意對小牛新生期的護理。
1、臨產母牛前2-3天進入產房,產房提前必須消毒并鋪干草,并有專人看護。
2、剛出生的小牛,要用凈干草或凈布片把小牛口、鼻端的粘液擦凈,地面上要鋪上干草,讓母牛把小牛身上的胎水自然舔干。
3、如生后的臍帶未斷裂,就要用消過毒的剪刀在離小牛臍孔20-25厘米處剪斷臍帶(先經2-5%碘酒消毒后再剪斷),然后將臍帶里面的血污物擠出一些,再在斷口處以碘酒消毒。產雙胎時第一個犢牛的臍帶應該結兩道繩結,然后從中間剪斷。
4、最好在小牛出生后半小時以內就能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養分,抗體和溶菌酶,食后可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和成活率。
六、小奶牛的飼養管理要點
1、為了節省犢牛育成的成本,犢牛一般60天斷奶2、出生后5-7天內開始投給開食料和優質柔軟干草。3、經常觀察犢牛的精神狀態、食欲、糞便等情況,若出現稀便時,適當減少喂奶量和在奶中加1-2倍溫開水。4、犢牛料和水要按1:1的比例攪拌均勻后,加入等量優質干草或4-5倍青貯料攪攔均勻后飼喂,當每日每頭特牛進食精料量達500克時,犢牛可以斷奶,精料進量達2千克后,保持水平直到6月齡。斷奶后要保證供應充足的飲水,斷奶后犢牛對流體食物仍特別喜愛,這是本能和哺乳行為的延續。冬季、早春、晚秋要給犢牛溫水。精料參考配方:玉米50%,豆餅25%,魚粉3%,麩皮18.5%,石粉1%,食鹽0.5%,骨粉1%,預混料1%。早期斷奶的母犢雖然從出生到6月齡期間稍有生長受阻現象,但是在后期可得以補償。七、泌乳牛的飼養管理
1、泌乳初期奶牛從產犢開始直到70天,為泌乳初期在此階段,奶牛的干物質進食量因食欲未完全恢復而比泌乳后還低15%,因此此階段應該注意飼料的適口性及飼料的品質。最高日產奶量一般出現在產后4-8周,最高干物質則在產后10-14周,因而出現了泌乳初期母牛體內能量的負平衡。當泌乳牛日糧中精料過多,其粗纖維為13-14.5%時,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環境和消化機能,防止前胃弛緩和和乳脂含量下降,應另加氧化鎂與碳酸氫鈉。這些物質對瘤胃內容物的酸度有緩沖作用。其用量,碳酸氫鈉為精料的1-1.5%,氧化鎂為精料的0.5-0.8%。母牛產犢后,應讓其自由采食優質干草,盡量避免喂過多的玉米青貯,喂精料后要觀察當日進食量,若不剩精料,且吃了大量干草,精神,排糞,反芻等正常,奶量也在增加,則可每天增喂0.5-1千克精料,若有剩料,且采食粗料較少,進食過慢,食欲明顯不良,則不能加料。每日精料量分3次喂給,一般每次投料精量不超過3千克,并應與粗料拌好后再喂。規模化奶牛場每3天測1次產奶量,每10天測1次乳脂率。用來指導生產。2、泌乳中期此階段為母牛產后71-140天,有人稱之為泌乳平穩期。高產牛此階段泌曲線穩定或每個月小于6%速度下降,一般生產牛降幅為10%左右。此階段對于日產奶量高于35千克的高產奶牛,不論是平日還是夏季,均應添加緩沖劑。夏季還應加氯化鉀,以利于高產奶牛熱應激。夏季為防治炎熱對母牛食欲的影響,可在凌晨3-5時日出之前氣溫最低時飼喂1次,以提高進食量,防治泌乳旺盛的母牛出現動用體脂產奶的現象。3、泌乳后期產犢后141-305天時泌乳后期。此時母牛已進入妊娠中后期,對營養的需要包括維持、泌乳、修補體組織、胎兒生長和妊娠沉積等5個方面,故母牛對養分需求仍在增加。泌乳初期減去的36-50千克體重,要盡量在泌乳中期和后期恢復,但要注意不能使母牛過肥,要禁止喂給帶冰或發霉變質飼料。
八、干奶期的飼養管理
干乳期是指泌乳奶牛在下次產犢泌乳前一段不泌乳的時間,一般為2個月左右。母牛在干乳后7-10天,乳房內乳汁已被乳房所吸收,乳房已萎縮,就可逐漸增加精料和多汁飼料,5-7天內達到妊娠干乳牛的飼料標準。
1、干乳前期:營養狀況不良的高產母牛,要提高其營養水平,使它在產前具有中上等體況,即體重比產乳盛期要提高10-15%。對營養良好的干乳母牛,從干乳期到產前最后幾周,一般只給優質粗糧即可。對營養不良的干乳母牛,在泌乳以前,除給粗糧以外,還要飼喂幾公斤精飼料,以提高營養水平,一般可按每天產乳10-15公斤的飼養標準飼喂,日給8-10公斤左右優質干草和15-20公斤多汁飼料,精料3-4公斤。粗糧及多汁料不宜喂的過多,以免壓迫胎兒,引起早產。
2、干乳后期:干乳期的最后2-3周,在母牛的日糧中應提高精料水分,以準備即將來臨泌乳。這對初次泌乳的育成牛也是適用的。尤其對于高產母牛喂給精料的水平更高一些。產犢前兩周,除粗糧外,每天約喂1.8公斤精料,每天增加0.45公斤,直到100公斤體重吃到1-1.5公斤精料為止。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荷斯坦奶牛養殖技術,荷斯坦奶牛是我國產乳量最高、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奶牛品種,在正常飼養條件下,大部分母牛的產乳量均可達到一定水平。